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日月永在 > 第二百零八章:两件事(上)

第二百零八章:两件事(上)(2 / 5)

这么多的亏损吗?

当然不可能!

最简单一点,这个数字之中,除了后半部分的粮长制亏支是明确的数字,因为每一年的山东缺额部分都会免除掉三大家所在府那个粮长的亏支,不会让他为三大家买单,那么每一年都会有详细的记录,一合计就足够出来。

但是前半部分那就是胡扯了。

丈量三大家的土地是今朝才做的事,缴粮的标准也是按照今朝的数目来定的三十五年总额,关键是三大家之前那些年,哪里有那么多的土地啊!

人家洪武前期说不准才只有三五百亩地,却要缴五万亩的粮税。

说句不好听的,总产值还没有粮税高呢。

这就是朱允炆摆了明的坑他三大家了,户部丈量的时候,三大家不是没有拿当年的田契来说事,来证明他们家每年的土地数额,关键是户部不认啊。

皇帝金口玉言的说过了,以你今朝的田产数来定三十五年的总合,有冤的话,够种去找皇帝伸去,我们户部只管量,丈量完之后给你们报一个总数,你们就可以按照这个数老实缴纳了,少一两粮食都不行!

虽然说三十万石粮食换算下来不过十几万两,但三大家也不是老孔家那般,他们又不养土匪,这些年的家底子就算也有不少,也架不住一下拿出这么多来。

榨干不至于,也掏的七七八八,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都听到了吧。”

看着一大群人的面色都颇为震撼,朱允炆漠然道:“不过三个人家,三十五年就亏了国库几十万石的粮税,全天下还有多少不缴粮的,汇总起来,又该是一笔多大的数字,这笔数字朕心里没数,众卿家心里有数吗?”

所有人的眼皮都猛然跳动起来。

洪武年,胡惟庸定了免税田制度,规定自秀才、举人、贡生各级功名学子的免税田数量,又规定了官府职俸田的数量,自一品往下至地方县衙官吏的免税数,这个规矩参考了隋唐和两宋的一些数据。

士子近千年不纳粮严格来说是不对的,因为都有明确的记载,只有不超过封顶的限制才可以不纳粮,一旦超过还是要缴纳的。

当然,这个制度是隋朝时定下的草版,唐朝时开始施行。

隋以前的两晋时期士子才是真的不纳粮,因为九品中正制从骨子里就是政治妥协,国家的主人从来不是司马皇室。

隋炀帝杨广废了举荐权就弄得他自己焦头烂额,哪里还有精力推行世家缴粮。

最新小说: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穿越之大宣第一平民 大宋隐相 我本大明一赘婿 这个皇兄太阴险了 三国,开局燕云十八骑 凤归鸢 春游曲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 一枪刺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