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农、工、商。”
朱允炆满意的颔首,夸赞道:“不错,在这个士农工商形成的三角中,最上面这一个尖,是没有农工商三个阶级的,只有士阶级的领袖,这说明什么?”
“说明农工商三个阶级没有资格出现在最顶层。”
被点了名的杨稷傲然道:“民无学、工无智、商无德,不配出现。”
朱允炆蹙眉摇头,到没有批评他,而是郑重说道:“这说明这个结构是一个不稳定的三角。”
众皆哗然。
“朕是皇帝,这个勾股三角怎么画都由朕说的算,所以朕也不在这里面。
而在这个三角中的最顶层,只有士阶级的领袖,所以他们在制定政策、管理国家、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会自然而然的偏袒他们本身的阶级,因此几千年下来,士成为了这个国家当仁不让的最大利益体。
朕让不同身份的人来给你们讲故事,就是希望你们能够从他们的故事中感受一下最基层士农工商之间的矛盾点。
矛盾一旦越来越深,就会形成冲突,冲突变大就会出现大规模、大区域的动荡,这个三角会崩塌,这个国家也会崩塌。”
将笔放在笔架上,朱允炆喝口茶浸了浸嗓子:“朕说过你们是天才,所以你们的课跟地方学堂的课不一样,你们不用从零开始的去学习那些教条式的知识,也不用依赖于古文典籍,更不需要看几千年前的书,来学习先人治国的知识,你们需要的是自己悟、自己想。
这些东西呢,朕以后慢慢跟你们讲,今天朕给你们上第一课,国以何立。”
国以何立。
这是朱允炆为他们准备的课,也是一个问题。
“开讲之前,朕想先问问你们,国以何立?”
孩子们纷纷举手,能做出之前考学的两道题,这种宽泛性的问题他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看法。
“荀子曰: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第一个表态的是于谦,这个孩子坚定道:“学生以为,国以信立,国无信则民无畏。”
朱允炆没有表态,又看向杨稷,后者忙起身道。
“学生以为,国以法立,法不严则国无法治民。”
朱允炆仍然没有表示出赞赏或者其他否认的态度,又问王与准:“你呢?”
“学生以为,国以宽仁立。”
王与准讲出了自己的看法:“自古有仁治才有盛世,秦法严苛二世而亡,文景宽仁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