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稳定--”
看了一圈后,丁毅和洪安书去找学校校长。
校长居然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书生。
洪安书自称京师教育部来的,问其为什么学校这么少女生?
校长喃喃道:“男女授受不亲,家长们都不愿意让女生来上学啊?”
丁毅成立学校之初,要求小学中学男女生分班,但因为女生太少,分不了班,现在都是在一起。
像他们学校,全校女生就两个,自然只能和男生在一起,总不能两人开一个班吧。
丁毅扰头了,宛平县有七八百的官吏,有好多是旅顺出来的,他们子女都不上学吗?
后来才知道,旅顺出来的子女们都大了,一部份在中学,一部份和丁毅的儿子一样,都在大学,只有少数还在上小学。
就这个班上的两个女生,还都是丁毅旅顺出来的人家里的。
丁毅不动声色,中午还看了看学校的伙食,基本是按照朝廷的要求来的,按这个时代的标准,还算不错。
想想看,后世某些地方,都未必比现在好。
几人中午到宛平县一个酒楼点了几个菜。
丁毅赫然看到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酒楼里收钱,一问才知道是掌柜的儿子。
洪安书叫来掌柜,为何不让儿子上学?
掌柜笑着,我家里请了老师,儿子学了好几年,读书识字样样精通。
等明年,参加科举,找个合适的职位,考个官或吏就好,上什么学啊。
又说,我儿子会算帐,我今年就看过,有好几个会算帐的官位,不过距离京城太远,没让我儿子考。
明年看看,有好职位不,反正还小,也不急。
丁毅心想,果然天天坐在皇宫里的龙椅上是没有用的,还是要出来跑跑才知道。
吃过午饭,他们又马不停蹄赶紧往乡下。
这次他们跑的更远,到卢沟桥对面,当年他们与闯军大战的南边去。
这边属于良乡县,有个村叫黄村,当年丁毅的兵马就驻扎在这里。
进村后发现,村里好多小孩都没上学,当然,距离县城远是一回事,百姓生们愿不愿送去上学是另一回事。
现在八月份,田里的水稻长势也不错,很多年轻男孩子都在田里干农活。
丁毅骑在马上,看到前面有块田地围了很多人,驾,他马上带诸人过去。
只见前面有块农田,农田边上有一家子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