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宿卫许褚常人根本难以接近。
外部则要靠刘备将血诏带出许都,后邀天下诸侯共诛曹贼。
董承将血诏交给刘备时说道:“此陛下生死攸关的大事,玄德公万不可相负也。”
刘备涕泪俱下,握住董承的手拼命晃动着说道:“备敢不效死命。”
“陛下曾言,玄德若能出得许都,可传诏河北袁绍或者是皇叔刘麟,以这二人的声望和实力任盟主,必能集合诸侯为国锄奸。”董承嘱咐道。
刘皇叔,刘备听到这个称谓就不爽,这不是自己该有的待遇吗?但面对董承的交待,他在面上还是猛然点头,至于这个血衣诏,他自会留在身上。
多好的东西啊,自己冒这么大的危险接下,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建安三年冬,时迁与扈三娘正收拾行囊准备回襄平过年,天子的使者在年前赶到了东莱,传来了朝廷封赏的消息。
时迁受领青州刺史,封关内侯,依旧还是汉朝的杂号将军。
时迁笑而不语,因为这个关内侯只是名义上的爵位,根本没有什么食邑,而杨林的渔阳侯和刘麟的乐浪公就不一样了,他们这属于县侯,比后来诸葛亮的乡侯、关羽的亭侯高出数个量级。
古代人拼命奋斗杀敌,如李广一样想谋个封侯,就跟现代人给子女挣家产一模一样,从亭侯到县侯所产生的俸禄,是可以子孙继承直至王朝的灭亡。
当然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爵位的所带来的俸禄并不能执行到位,比如杨林所封的渔阳侯,该规定渔阳郡的绝大部分税收就该归杨林所有,但如今渔阳郡在人家袁绍手里,所产出的税收一分都不会上缴给朝廷,所以杨林就更捞不着了。
爵位是刺激将帅功臣的好办法,但如果持续长久的坚持下去,国家的财政收入会大量的流失,严重的会让国家陷入危亡。
像汉武帝时期,汉朝不但要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皇亲勋爵的开支出也是大头,到了后期国库见底后不得已调增税负,最后导致人口大量流失,汉朝进入了衰退期。
时迁毕竟读过不少史书,深知这种世袭罔替的爵位有巨大隐患,所以他在辽东实行的是军功、政功一次性现结兑付,并以高薪养官养将,这样的激励政策吸引力也非常强,所以辽东军悍勇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时代地广人稀,加上时迁带来的高产作物,整个辽东属地都处于无比富饶的状态,无论民间还是衙门府库都十分充盈,地理位置前出的青州与会稽,反而每年要由后方支援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