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海外搭建国际医院,在西部城市打造优秀的医疗队伍。
而赵原的思路跟自己不一样,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格局。
他在技术上的前瞻性让齐鸣感到了钦佩。
在前沿技术的研究上,齐鸣一直花费很多的精力,他强调学生要注意基本功的练习,多接触国外的最新信息,并加以挖掘。
归根到底,齐鸣想要改变华国医疗的方式,还是以追赶和学习西方模式为主。
而,赵原致力于打破原来的标准,自建一套全新的手术体系。
就像是国内的无人机和新能源汽车一样,赵原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尽管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是国外率先发明的,但国内生产商靠着自己的标准建立,突破了原来发明者的枷锁,打造了全新的一套模式。
赵原如今便在做类似的事情。
齐鸣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新建文档,署名为《对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探索与研究》。
作为一名院士,齐鸣有义务积极对向上级部门献言献策,他的想法,往往会成为华国医疗接下来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所以他关于手术机器人的报告,含金量十足,将会在三到五年内,成为华国医疗重要革新突破的方向。
……
赵原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台手术给齐鸣带来了许多感触。
经过一天调整后,赵原开始筹备第二台肺器官移植手术。
这台手术的难度理论上比上一台手术要难。
首先,病人只有八岁,儿童的身体解剖特征和成年人的身体解剖特征属于两个范畴,对主刀医生的要求很高,对机器人系统的参数要求更为严格。
天睿机器人的系统里面收录了很多关于器官移植的资料,其中也包括一些孩子,但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的情况都不一样的,无论是骨骼肌肉还是脏器都处于成长的状态,因而数据波动比较大。
而机器人又是靠数据作为主要依据,在这个时候跟人工移植相比,就显得灵活性不足了。
其次,供肺大小、形状与患儿胸腔不会百分百匹配,移植位置稍有微小的偏差都会影响移植后的肺功能。
医护团队需要把供体肺的形态修剪成与受体胸腔相一致,将供体肺的气管形态、血管形态无张力、无角度地与受体进行连接。
说的简单一点,要将大卡车的发动机,卸下来安装到小汽车里面,对汽修师傅而言,可不是简单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