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我知道线膛炮的打击精度要比滑膛炮高许多,可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也不指望自己能造出线膛炮来,毕竟膛线的制造是一个问题,而线膛炮的长炮身对于西北现有的工业基础来说,也不是可以顺利制造出来的。
因此所有的火炮都是滑膛炮,只不过因为西北钢铁工业在我的指导之下已经距离成熟的程度不是很遥远,炮身的质量都很过硬,不论从制造的精度还是炮身的强度来看,这些滑膛炮都很不错。
“很好,很强大!”我忍不住夸奖了一句道。
其实打击精度不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现在看来。
滑膛炮没有膛线,其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同时由于没有了膛线磨损,使其炮管寿命要长于线膛炮,由于没有了线膛炮因膛线根部应力集中而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这样对提高弹丸初速和射程有很大的帮助,而线膛炮要想获得高炮口初速必须付出更高的膛压、更长的身管长度、更大的膛线磨损,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
目前,大家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炮火打击的战争,对于火炮的防御意识基本上为零,虽然以前也有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零散火器攻击,但那些都是辅助性的,射程也非常之有限,滑膛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可以带给敌人巨大的打击,这些都是可以肯定的。
然后就看到了为这些火炮配置的弹丸,清一色的黝黑弹体,后面有稳定尾翼来提高飞行的状态,弹头前面的引信部分可以拆卸下来,这样的好处是里面的装葯可以随时更换,针对不同的作战目的可以使用不同的装葯,另外也可以避免弹葯因受潮变质而造成失效。
“射程怎么样?”这是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架在山头上的话,打个十来里不成问题。”负责实验的管事儿回答道。
“谁问你山头上了,我是问在平地上面!”我笑骂道。
“平地上面,总不如架在山头上舒服,不过四五里的射程总是有的”管事儿的有些遗憾地回答道。
“嗯,那也足够了。”我对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是我们搞出来的第一批火炮,能有这样的功效确实不错了,不应该再奢谈其他,凡事总得量力而为。
倾整个西北之力,也不过造出了六十门这样的火炮来,炮身上面不但有用来调教方位的标尺,也有方便移动的轮子与卸去后坐力的装备,虽然还不很完善,却已经够用了,新研制出来的发火装置也使得我的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