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然,是以备下此物。
他忽的伸手入了衣袖,从中取出一个薄纸卷轴,双手捧了躬下身去,请刺史大人过目!
这一次仍是千雪,上前一步取下卷轴,直截了当拉开看过,而后才重新合上转身递给洛川。
洛川接
过来缓缓卷开,就见这薄薄的卷轴之上,用极其好看的小楷,写了一列又一列的人名!
其中当先一列第一个名字,便是赵楠鹏,名下写着郡丞二字,其后赵姓子弟有名有姓为官者,足有十数人,第二列第一个名字,则是孙渺,其后孙氏又是数人,再之后,有王崔林曹十数个姓氏,文文武武,密密麻麻。
洛川一字不落的看过去,面色渐渐肃然,等到全都看完,将这一个卷轴合上的时候,速度很慢,十分郑重,我听说永昌孟氏喜欢读书人,是以永昌一地,平民读书的也有不少,世家子弟更是无论男女各个都是能写诗文的好手,可我离郡开了文武举,从永昌而来的读书人却不多,赵大人,你以为是什么缘故?
赵楠鹏面上的笑容也浅淡得多,显出十分郑重神色,读书人,历来是最容易改变,
也最难改变的一群人,说他容易,是因为忠君敬长,可谓深入人心,君父师长一句话,便是刀山火海,书生们也是甘愿去做的,说不容易,是因为有些道理一旦深入人心,再想改变起来就是难上加难......
所以赵大人给我这份名单,洛川举起手中的卷轴,打断了赵楠鹏的话,问道,是说这其中的所有人,敬赵大人如师长,若有一日需要他们做出些万一的改变,他们便都能顺从赵大人的意思,及时求变?
赵楠鹏脸上的笑
容刹那消融,忙躬身道,刺史大人高看了微臣,那般能耐微臣是断然没有的,只是微臣毕竟做了些年的郡丞,在这永昌一地的朝堂内外,还有几分香火情,若是有朝一日刺史大人需要他们做些改变,微臣便将这些年攒下的香火情一股脑用尽了,或许能让其中多数人,做些对的事情。
洛川一笑,用手中卷轴隔空点了点赵楠鹏,对赵无忌道,这位永昌的赵大人,言语之间的分寸火候,真真是把握得极好,可见确实是能将纷乱事务调理清晰的人才,难怪永昌两代太守,都要重用赵大人。
他见赵无忌颔首,才又对赵楠鹏道,赵大人,你在永昌一地朝堂内外文臣体系里面的本事,我不怀疑,只是永昌一地,原本统辖七座大城,千万百姓,如今只余二城,依我来看,恐怕用不到那么多人,此其一,再者,新朝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