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这般做的目的,更是一目了然——中枢在特授戚继光之后,又明令蓟辽总督刘应节,坐镇辽东,督管蓟辽军政。
这就在地位上拔高了戚继光,使他不必过于受刘应节辖制的同时,还在事实上,将蓟辽一分二位,隔开了二人。
换言之,辽东且不说,至少现在蓟镇的兵事,名实上,都是由戚继光主导。
这种有违常理破格提拔的路数,显然是得了中枢某位的青睐。
更明显的是。
内阁如今谋划是否对朵颜卫动兵,竟然会主动来函询问武臣的意见!
这在以文抑武的大明朝,实在是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总督刘应节不可避免地生出了抵触之情。
虽说忌惮戚继光背后的“大人物”,不至于在公事上为难戚继光。
但此前的礼贤下士的面孔,却是再也没有过了。
前两日中枢来函后,戚继光生怕蓟辽意见不一,让外人看了笑话,便主动与刘总督通气,准备统一意见后一同上奏。
孰料,刘应节那边只字未回。
不仅如此,今日赫然不打招呼,径直将奏疏送入了京城。
戚继光听了副总兵张拱这话,眼中的担忧一闪而逝。
他深知,在大明朝,武臣若是真想建功立业,不依靠文臣是不可能的。
别看他如今频频加衔封号,但刘应节轻有的是办法拿捏自己,哪怕是一封弹章,都不是自己能招架的。
还是得找个机会,修复一下关系才是。
否则,一腔报国热血,为了这种小事而付之一空,那才是一生之憾。
戚继光思绪略微发散。
面上却丝毫不显,仍是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示意副总兵张拱稍安勿躁。
他沉吟片刻:“朵颜卫的情况……刘总督既然独自上奏,那理当不会与实情有所出入,咱们也据实以报便是。”
“至于你说的出兵……”
说到此处,戚继光摇了摇头:“那位蒙古大汗,恐怕就是乐见于此。”
朵颜卫并非一直是大明朝的死敌。
庚戌之变以前,三卫头目都督等官,都还“每岁自喜峰入贡如常”。
大抵是因为朵颜卫饱受土蛮汗屠杀劫掠,不得不倒向大明朝——“第节年遭虏屠掠,终不外附”
甚至于,因为朵颜卫盘踞游牧的地方,“山势连亘千里,山外撒江环绕,诚自然之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