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薛白带着青岚,提着一篮青枣,先是到了长安县衙一趟,见颜真卿还没来视事,他们便转到颜宅。
反正路途不远,权当散步了。
颜宅的仆役起得很早,正在门外打扫。由门房引着进入前院,环目看去,颜宅虽不算大,布置得却很淡雅朴素,有山东园林明净大方的特点。
颜真卿正在一庭院当中吐纳养气,睁眼看薛白来了,微微一叹。
“学生请老师春安。”
“你为何又唤我老师?”
薛白恭谨答道:“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学生得颜公之传道,视颜公为师,对待郑博士、苏司业亦是如此。”
颜真卿再次吐纳,道:“何处得来的歪……何处得来的道理?”
“忽回忆起一篇少时背诵过的古文,想敬呈给老师。”
青岚乖巧地把一篮青枣递了过去,道:“一点春令果子,也敬呈给颜县尉。”
颜真卿一挥手,让青岚送到后院,自由他妻子应付。
他则招过薛白,道:“随老夫来。”
两人走进大堂。
“听闻杜子美来了,《饮中八仙歌》一日传唱于长安城……你入了国子监,却还不肯闲着。”
“学生确实在场,有幸见杜公挥毫落笔。”
颜真卿似乎还想教训薛白几句,话到嘴边,却道:“我并非你的老师,此事伱须与人解释清楚。”
“是,学生惭愧。”
下一刻,一份字帖递到了薛白面前。
颜真卿长出一口气,无奈道:“你的字,过于丑了。”
“多谢老师。”薛白郑重接过字帖,放进背篓,拿出一个卷轴来,“学生入太学以来,每日临摹两百字,自觉略有进益,请老师过目。”
颜真卿接过,见是一个精美的长卷轴,心道这些丑字铺满这价格不菲的良纸,实在太过浪费了。
再看那第一句话。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堂外,院墙下的花木在春光中舒展,远处隐隐传来女子的说话声,很好听,为这春日添了几分明媚。
颜真卿手持卷轴,反复咀嚼了很久,喃喃道:“你何处得来的文章?此非骈体文风。”
这种文章与诗词又不一样,薛白显然写不出来,直言道:“学生失了忆,只记得是一位名为韩愈的先生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