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要种也是能种的,可算了一下,租耕牛,买农具,挖渠引水或挑水浇灌,于他而言是不小的负担。
思来想去,他便想到了杜五郎与他说过的春苗贷。
虽担心再借了钱又遇到灾年,重复过去的不幸,可他还是咬咬牙决定干。
第二天,老袁头起了个大早,天不亮便出发去往县城。
抵达县衙时,只见大门对面的街上已蹲了不少农户,他遂过去,问道:“你们也是来借春苗贷的?”
“是哩,原本县里有个吏员说,到丰汇行也能弄,可他不在,我们也不懂该怎么办。”
“谁来着?”
“邵文远,据说是和小寡妇好了,被人夫家浸猪笼了。”
“那我们去丰汇行?”
“我昨日就去了,说是县署会派人送到各个村,与牛一起。”
正说着,县署大门终于打开来,有吏员摇头晃脑地出来,见这边聚着许多人,上前叱道:“聚着做甚?要闹事不成?”
“差爷,我们是想来问春苗贷……”
“都说了!各自在乡里等着,县里会派人,拉着牛,载着农具到各个村里,谁让你们跑到县署里来了?!”
这般一说,众人便各自要散去。
老袁头见状,也就跟着他们散了,准备回村里等着。
没走几步,迎面恰遇到一顶轿子晃晃悠悠地过来,旁边一随从上前道:“老袁头,你怎么在这里?”
“小人是来借春苗贷的。”
“等着。”
那随从便返回到轿子边说话,老袁头目光看去,原来是主簿宗涵。
宗涵吩咐了几句,那随从应了,便向老袁头道:“主簿关心你,让我带你去。”
“谢哩,对了,果真是年息一分?小人的田地荒得很,就怕万一还……”
“年息一分或二分,那是依着田亩申请的,随我来吧。”
“好哩。”
老袁头也就随着对方到了县南城的丰汇行。
那随从入内,道:“宗主簿让我来的,这是响水村的,要借春苗贷。”
“响水村县署已一并支了钱发放各户。”
“他分田分得晚了,没算他的。哦,是去年归乡落籍的。”
“田契。”
老袁头见要田契,便觉这一幕似曾相识,看着对方伸过来的手,担心自己还不上,反把田又弄没了,问道:“真是一分的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