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施大国在众人的簇拥下去到了机场,又在众目睽睽地护送下进入了候机楼,踏上了他为期一年的劳务输出之行。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没有男人的家中,三个女人每天围绕着柴米油盐,日子倒也消磨得挺快。
转眼半年时间已过。又是一年春节时。这一年的春节,因为施大国不在,施老太太便决定不举办家宴了,杨慧也就没有带着蕾蕾回乡下过年。
春节一过,清明也不远了。施大国不在,这做清明的任务便落到了施小国头上。这次,他没有像上次那样逃避责任,而是规规矩矩地准备起了各色祭祀物品。
春节杨慧和蕾蕾可以因为施大国的不在而不回去,这清明是要上坟祭祖的,两人必须回去。两人不但要在坟前磕自己的那份头,还要替施大国多磕几个头。这是施大国前几日从国外寄信回来时,千叮咛万嘱咐的,杨慧不敢大意。
清明虽是民间传统节日,但在当时并不是法定假日。如果清明当天是工作日的话,人们是没有假期的。而施大国老家的当地习俗是,人亡后的头三年必须在清明当天祭祀——也就是所谓的“正清明”——余者皆可视情况“前七后九”择日上坟祭祖。因为施老爷子亡故已过三年,所以施家的祭祀活动被选在了一个周末举行。
因为杨慧带着蕾蕾只回乡住一晚,施大妹提前几天便联系上了杨慧,对她说:“嫂子,这大哥出国半年多没回家了,乡下家里的屋子肯定都积灰了,挺脏的。你一个人带着蕾蕾来回折腾一趟也挺累的,家里老娘年纪也大了,要不那屋子就这么放着别收拾了,你和蕾蕾去我家凑合一晚吧!我们那儿宽敞,离老娘家也不远,上坟我们也都是要去的,到时我们一块去老娘那儿就是了。你看行吗?”
杨慧听后倒是很欣慰,这能省了她不少事,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她欣然接受了施大妹的邀请。那年清明,杨慧和蕾蕾住在了施大妹的家中。
蕾蕾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过了这个夏天便是三年级生了,她已识得不少字。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还不是很熟练,但好歹是能自己执笔写信了。清明祭祖回到市区后,蕾蕾给施大国写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信,她在信中将回乡祭祖的事情给施大国作了全面详尽的汇报。
施大国收到信件后,激动得掉下了热泪。他不是感怀于信中的内容,而是被信的本身所感动。这可是他出国以来收到的第一封来自女儿的信,更是女儿人生中的第一封亲笔信。经历这么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时刻,怎能叫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