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家战略,必然有内外两层考量,方才能付诸实施。
内,必须要政治修明、国泰民安、资源充足、士气冲天。人人敢战,人人愿战,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外,必须形势水到渠成,天时地利人和。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大局底定。
对于内部,夏国上下信心十足。
这不但是所有夏国人的愿望,也是所有中华民族的愿望。
这片土地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而夏国是唯一可以担当此重任的。
而外部形势的发展,也是促成夏国制定全新战略的重要因素。
“大明的最后一分元气,也即将耗尽了。”
短短的一句话,饱含了侯恂无尽的感慨。
他曾为热血士子,失志学成报国;
他曾是大明忠臣,无惧生死荣辱,只为朝廷回归正途。
但是最终,大明让他失望了,他开始寻找新的希望。
现在回头来看,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大明,当真令人唏嘘。
“由于大明将所有精锐的军事力量都已经调到辽东,中原腹地彻底空虚。张献忠在四川和湖广翻江倒海、来去自如;革左五营纵横驰骋于豫东、皖西一带,已经占据了大片的地盘。而声势最大的,则是重新出山的李自成。他在河南攻城略地,无往不利。而且经过从前的失败,李自成痛定思痛,重点吸收了很多读书人帮助建设,提出了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政治纲领。我们判断,照此趋势下去,最终推翻朱明王朝的肯定是李自成。”
柳一元代表总参谋部,向在场的所有人通报了军事预判。
张献忠进去四川之后,带走了大量的明军,以至于河南、湖广北部空空如也。
这让李自成抓住了机会。
尽管他刚出山时只有一千多兵马,但是被朝廷和灾害祸害的生不如死的万千百姓,还是将他当成了救星。
李自成所到之处,无数百姓蜂拥追随,令他迅速膨胀。
在这个过程中,李自成注意吸收了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落魄文人,迅速在内政建设方面得以完善。
宋献策还利用了民间迷信的风气,提出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注重树立李自成的正统地位。
牛金星在军事谋略方面略有手段,一番谋划帮助李自成连破鲁山、郏县、尹阳、宜阳、永宁五地。他还建议李自成为了平息民愤,举行了公开审判,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