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依旧如火如荼——《红海行动》有上面包场支持,即便已经上映24天,单日票房依然稳定在4000万以上…
网上关于《红海行动》的话题不断,最开始是质量好,然后跟《战狼2》比较,现在在流传尺度的问题…
很多人批评:‘过于血腥!’、‘尺度太大’…
很奇怪,这个居然成了后续宣传的关键词…
人都有猎奇心理!
你越是揪着骂,越是有人愿意看!
《芳华》…
就那一句‘冯晓刚最好的电影’…
……
公司,关于《利刃出鞘》的宣传讨论还在继续。
一致认为借助口碑拉排片…
你看,即便是吕潇然,也得指望院线多排片。
不要以为导演是吕潇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很多时候,宣传不是做给观众看得,是做给院线、影院看的…
你得给影院信心,否则他们不会给你排片的!
时代发生了改变,方法也要变,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过去的发布会、预告片、花絮、海报、贴片广告、户外广告的惯用的营销方式在实践中发现已显得非常没有效率!
当然,还是要做——算是保护费吧,你的电影在院线上映,预告片、海报投放也得在院线!
所以,《囧妈》免费网播事件后,只有一个毕老师站出来狂怼徐光头。
在制作方看来,院线就是吸血鬼!
当下是一个内容消费升级的时代,作为电影市场主体的年轻人的影视娱乐消费口味,也不同于传统的大众影视娱乐口味,而是更倾向于定位精细的小众领域,对品质化、多元化、小众化内容的兴趣性内容需求越来越大。
以前中小制作3000万,宣发1000万,回本一个多亿;
现在制作8000,宣发2000万,回本得是三亿。
看起来宣发费用涨了一倍,市场也貌似变大了,实际上票房目标一变,人群扩大,项目的宣发操作难度大的远不止一倍。
很多人看不到这个问题,也不能正视这个问题。
这个有点恶性循环的意思,不是不想进一步扩大宣发预算,但很多项目用残酷的事实证明,预算越多,犯错越多。
制作环节钱花了还能看的到,宣发这块错了都不知道是哪里错。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钱少花点,能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