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让南诏其他势力同意南诏王的决定。”
“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杨炎不甘心道。
“公南,国家大事不是私人仇怨那般简单。”李倓道,“我们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灭掉南诏的,吐蕃人想拉拢南诏在西南开辟一个战线,我们的目的是阻止吐蕃人的策略。记住了,我们最大的敌人是吐蕃人,而不是南诏人。”
“是,圣人教诲得是。”杨炎道。
“南诏之前赢了我们两次,内部各个势力膨胀、自大,在所难免。”李倓语气平和地说着,“但经历了这一次的败走,南诏内部应该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了。”
杨炎道:“圣人是说,南诏会归顺我们吗?”
李倓笑了笑,杨炎这个人优点很明显,他的吏治能力很不错,对一些创新的事物接受度和变通度都很高。
但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对整体大局的博弈,都是认识不够的。
这与他的心性和经历都有关系。
李泌也很年轻,但李泌的优点在于,他的大局思维非常厉害。
“南诏不会这般容易归顺我们的。”说话的是李泌,“南诏内部会分成两派,一派是想要归顺我们的,一派是想继续对吐蕃称臣的。这是万物的规律使然。”
杨炎当然听明白了前面的,后面的万物规律使然,他没听懂。
“我们彻底击败了吐蕃南诏联军,南诏竟然还有人想着继续对吐蕃称臣!”杨炎表示很诧异。
“有阴就有阳。”李泌淡淡道,“圣人让鲜于仲通在益州推行吏治的新政,臣以为这件事对益州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趁着现在这个机会,让益州与南诏在多方面有紧密的商贸往来,臣听说南诏许多人种植茶叶,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了。朝廷现在正需要更多茶叶。”
据说当年诸葛亮讨伐南蛮,为了稳定南方,教那里的人种茶。
所以诸葛亮在那里又有茶祖的敬称。
“听听,李相公立刻就能将益州、云南和北方草原连接起来。”李倓看着杨炎笑道,“李相公在制定策略的时候,能谋一国,或者多国,你要好好跟着李相公学。”
“圣人说得是。”杨炎道。
其实李倓还是比较欣赏杨炎的,杨炎很聪明,但就是格局受限,这是他致命的弱点。
“按照时间推算,现在史思明是不是应该已经知道我们往都里镇派兵了?”李倓转身问刘晏。
刘晏回答道:“河北、河南两道都在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