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也不远了。”
“哪来的消息?怎么今年四代机跟不要钱似的说出来就出来。”包冠华开了句玩笑。
方成河说,“李战亲眼看见了,当时和歼十六的原型机停在一个机库里,后半截盖着帆布,但李战很肯定那不是任何一款现役战机的改进。他做了一些了解后得知是沈霍伊飞机厂搞的四代机,从机体大小看应该是中型战机。”
“替代歼十的?”杨静山一愣。
歼-10系列刚刚开始步入成熟发展期,从理论上来讲再用个二十年再去考虑后续机型的事也是为时不晚到的,歼-10这个平台很出色有很大的改进冗余。不过细细一想也觉得正常了,国内军工的研发一致奉行的是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四个连续步伐。
换句话说,歼-10成熟了批量装备部队了,那么她的后续机型就肯定在研制当中了,没准这个工作从歼-10正式入役那天起就开始了,走到最后的首飞阶段并不稀奇。与此同时还要预研一代,理论工作没准都搞得七七八八的。同样同步进行的是探索工作,未来的军事装备发展方向等等。
简单地讲,歼-10公开了,那么距离她的后续机型首飞就不会太远,而更新一代的接班机型估计已经开始吹风洞了。
从这条军事装备发展步骤来看,成洛马也好沈霍伊也罢,现在拿出四代机来貌似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方成河的话打断了杨静山的思绪,他说,“不是,但存在这种可能。李战从驻场军代表那里得知,沈霍伊的四代机是自研项目,和部队没有关系。”
“自研项目?”包冠华有些愣神,随即笑道,“还是得有钱。”
沈霍伊也没什么钱,每年拿出一两个亿搞四代机研发还是能做到的,毕竟这几年他们的产品出口搞得不错,而且国内的订单根本做不完。
杨静山说,“厂家支持的话,引进苏三五估计没有什么悬念了。从战术使用层面看,这个飞机还是不错的。李战是个很挑剔的人,他甚至挑了歼十的一大堆毛病出来,这里不好那里不行。但是他对苏三五的评价比较高,认为这个飞机在三代机里应该达到了顶尖水平。”
沉默了一阵子,方成河问,“假设上级决定引进苏三五,我们争取首批装备该机的可能性有多大?”
包冠华说,“老方,你应该是最清楚的,可能性不太大。”
他这么一说方成河便沉默了。
在二师干了十多年,真的没有比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