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攻略 > 四百六十一 争论(上)

四百六十一 争论(上)(1 / 4)

一本传世之作诞生之初和诞生之后的岁月里面,如果不出现一些争议,那么这本书就算不上是传世之作,只有争议,才能带来名气和传播,名气越大,传播的范围越广,争议也就会越大,当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议会渐趋一致,岁月的沉淀所附带的时间的价值会让一些在当时没有多大反响的艺术作品变得价值连城,比如典型的案例梵高。

当然三国不属于这一类型,三国从诞生之初就是一本相当吸引人眼球的作品,以至于家喻户晓,老幼妇孺皆知,什么曹孙刘啊刘关张啊之类的更是国民人物,人尽皆知,《三国演义》的影响力还造就了关羽这一尊在大中华地区和世界上所有有华人存在的地区内威望极高的大神,诸葛亮也成为了千古智慧的化身,刘备也是仁义之君的典范,不夸张的说,在这之前,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人物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家喻户晓。

一本小说的影响力竟然可以抵达到这种程度,由此可见传世之作的地位是稳当当的。

当然了,这样一本稳当当的传世之作,就没有经历过那些正常的争议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千个人眼睛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标准都是不同的,有人喜爱,就必然有人厌恶,要让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喜爱同一样东西,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啊

《三国演义》所经受的争议绝对也不少。最深刻的批判就是本应该区分的历史和文学的差异性被混淆了,而相应的是,本应该被同一性关联的历史理性却被割裂了或缺席了,因为《三国演义》太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故事性非常优秀,塑造人物方面也极其精炼,所以人们直接就把《三国演义》当做正史而读,真正的正史《三国志》反倒没几个人看了。

三国演义在很多地方直接就写成了玄幻小说,比如刘备用牛血破张宝的妖法,还有诸葛亮祭天借东风。五丈原续命等等。带上了神话色彩,这也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所以苏宁在写苏氏三国的时候,将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章节全部删去了。对于和历史出入太大的地方也直接删去。什么刘备救了董卓然后驰援颍川之类的都没有写。历史上也根本不存在,但是涉及到情节连续性和经典故事的虚构章节,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删除。只能加以理化的改写,希望人们阅读的时候保持一些理性。

第八个月的时候,苏宁已经把整本三国全部写完了,花了三天检查了一下有无错别字和缺失之类的失误之后,就把最后一章的大结局三国归晋送到皇宫给李二陛下去看了,

最新小说: 大齐魔人传 穿成首富的纨绔儿子 墨侠之大西宝藏 我乃刘协 重生大明海商 樱桃传 喋血上海滩 罗马的复兴之旅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在下刘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