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发行报纸,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但李承乾算过,实际上是可以达到的。
目前太子家令寺下,有两百雕刻工匠。
一份邸报的雕版雕刻,每个月工匠大约七天可完成。
意味着七天时间,可以完成两百雕版。
印刷匠每日能完成百页,两百人便是两万份。
只算七天,也能完成十四万份了。
目前长安人口一百多万,十四万份邸报也差不多了。
在发行期间,也是同样能够继续印刷的。
实际上并不需要铜活字,制作活体印刷,同样能把邸报办出来。
加大规模的情况下,熟练的工匠越来越多,便可以发行洛阳,乃至大唐各州。
各州的数量少一些,干系也不大了。
“这真是好东西。”李淳风由衷感叹道。
李承乾道:“邸报只是一部分,天工开物上,还能对许多器具进行改良。”
“孤在晋州开设石炭厂,经过加工的石炭可以用来炼制钢铁。”
“通过同样分工的形式,把盔甲的每个部件进行同样尺寸的标准化。”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标准尺寸。”
其实现在李承乾还差一个邸报总编,不过这个人选没打算让李淳风来干。
他更加适合去做科研。
比如纺织机的改造,纺织工艺的优化,石炭加工的改进,改良炼铁炉,包括陶瓷烧制技术等一系列事情。
李承乾毕竟是太子,不可能说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一块。
李淳风就是替代的做好人选。
对于这样的科学人才,只需要给他一个方向跟略微指导,基本上就能紧随着把东西做出来。
李承乾的想法,是在长安周边,发展工业集群。
在长安周边,规划建设大型的炼钢厂,纺织厂,陶瓷产,军工厂,形成产业园区。
李淳风心神震撼。
他感觉自己好像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种全新改革的世界。
他意识到,太子提出的这些设想,将会对大唐产生巨大的冲击。
“到这里还没结束,孤带李学士看看一个新的东西。”
“杨家令,前边带路。”
太子家令杨启帆躬身道:“是,殿下。”
李承乾在进行造纸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对工业的初步化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