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在本地女人眼里可能不咋的,但是他仍然在研究人员中保持着相当的人气,多米尼克博士在他过去装甲实验部的时候没空,还有简式机甲的设计者埃斯特夫博士愿意帮忙。
其实要求增加新的拦截辨识能力走正规渠道也能办妥,可是高科技世界里秩序侧的任务实在有些被动,没有人知道情况什么时候会转坏。的确法蒂玛可以花钱查询“泰坦”的登陆日,结果甚至会很精确,然而麻烦并不一定在登陆时才开始,根据现状他们出勤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一个不慎就会导致当天变成伤患乃至残废必须留在基地里。
与雷云所去过的所有世界一样,本地战争用计算机也没有主动意识,需要人工或借助预设逻辑进行计算。
倒也不是拥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有多么难以开发,二级科技已经足够了,原因却是科技等级没有到某个地步,拥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就等于废物!简单而论,具有主动意识意味着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思维方式接近,在必须做出结论的计算中会产生“具有冲突的选择/方向”,反而会导致其损失逻辑效率进而丧失机械相对生物所具有的优势。
不提远了,就参照SE、SA系列的拦截系统吧。它从传感器获取数据直到产生拦截运算结果费时是零点零一三秒,也就是13ms(毫秒),将其反馈至拦截炮让辅助系统调整角度进行射击动作根据角度差最大值需要110ms,去掉3ms的零头,大角度时整个反应过程需要0.12秒!
就这样的结果,还只是计算拦截炮的待命状态,假如是行军时的拦截炮收麓态,包括能源分配系统的运作时间在内,过程会长两倍以上。不管是拦截生体飞弹还是导弹,这样的反应速度已经是战争机器能忍受的极限。
采用具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的效率肯定会更低■个假设,同时有几颗飞弹和本机甲距离完全相同,“蠢”计算机不需要思考,它会参照拦截炮角度,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依次拦截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拦截最多数量;主动意识型则有可能会认为某个角度的飞弹对装甲的破坏可能性更高而优先拦截不该去打的,负责调整拦截跑角度的机械运转速度不可能和计算机完全同步,最终会导致原本都能拦截下来的时间不够用反而被击中。
雷云的侦查机器人属于人工智能,虽然没有自主意识但相比“蠢”型的反应效率仍然会偏低,因此改造成正面武器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做个辅助射击。
所以“战争不需要个人意志”这种话用在计算机上也是对的,当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