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夹杂着放冷枪的声音。
一直苟在后面的戚继光此时赶了上来,指挥着明军向前冲杀。日本军队虽然也有军官,但此时缺少了天皇的指挥,士气大为跌落。
明军乘机向前推进,一口气打到了京都城墙之下。这一场生死对决,从结局上虽然萧芹占了上风,但从战略上,日本终究是吃了亏。
这就是人才厚度的比拼,后世的日本人打中国也是一样,开局猛如虎,结局输成狗。说到底还是厚度不够。
无论是土地,人口,资源,这些厚度上的比拼,日本都无法和中国相比。所以教员才会提出持久战,说白了就是耗死你……
俞大猷和张无心都成了重伤号,最终带队歼灭日本的重任就落在了戚继光的身上,犹如宿命一般。
京都的城墙虽然高厚,但和大明京城的终究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日本多地震,城墙再高再厚,也经常被震出裂痕来,修修补补,犹如破袜子。
京都外围的工事已经被摧毁,残余的日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组织了几次反冲锋,都被戚继光扼杀了。
明军战舰齐聚沿海,船上的大炮不断地变成陆炮推到前线,狂轰猛炸,终于将京都的城墙轰开了缺口。
然后,明军从缺口疯狂涌入。火枪加上三棱刺刀,打得守城日军节节败退,最后都退到了宫城之下。
宫城,就是日本天皇的皇宫,京都里的宫城,就如同大明京城里的皇城,这也是日本存亡的象征所在。
京都大街上到处都是死尸,路边的房子被大炮轰塌起火,都已经成了废墟。
地面上的鲜血由于周围战火的高温,已经凝结成了血豆腐一样的硬块,士兵们的脚踩在上面吧唧吧唧的响。
残存的日军在宫城外集结,组成了一道人墙,举着刀和枪,面对着缓缓前进的大明官兵。
日本的末日,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