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启明1158 > 八百二十一 现在的礼部尚书,可是孔拯啊

八百二十一 现在的礼部尚书,可是孔拯啊(1 / 3)

想要实现全方位的扫盲,让人人都能识字,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的不说,就说农民们,农民们普遍有着繁重的农业生产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农忙时节,他们基本上一整天的时间都耗在地里伺候庄稼了。

就算是农闲时节,除了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之外,大部分家庭劳动力都会选择进城打工,或者为朝廷进行的各大工程做工,赚点钱补贴家用。

农忙时节伺候庄稼,农闲时节进城务工赚取工钱,在这个朝廷削减苛捐杂税为农民积累财富奠定良好基础的时代,农民们基本上都忙碌在赚钱的路上,看着家里越来越多的铜钱和粮食就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定的生活娱乐需求。

所以他们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学习,也不会有那么高的觉悟,把休闲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除了幼童可以脱产或者半脱产来集中学习读写,大部分成年文盲每天能抽出半个时辰学认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学习时间不够,间隔时间比较长,自然也就会遗忘的比较多、比较快,学习的效率就会非常低下,很难快速完成脱盲。

这对于整个大明国全面脱盲的伟大目标还是有所影响的。

拖延时间越久,就越不利于大明国整体脱盲并且抬高整体文化水平,苏咏霖思虑良久,想到了新华字典的存在。

那是一本为整个中国的扫盲事业和提高人民平均文化水平的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工具书。

有了识字工具书,就能让人们在需要的时候自主查阅书籍,查阅自己不认识的字,减少对老师、识字者直接请教的麻烦,大大提高识字效率,对于人民提高文化水平有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不过在新华字典诞生以前,这样好用的工具书并不存在。

古时候倒也是有类似于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之类公开的工具书和一些私人编纂的私人性质工具书,确实也能起到这方面的效用。

但是无一例外,它们的性质都是定位为统治阶级内部使用的工具书,而非为了扫盲和提升全体人民文化水平。

这些工具书的诞生只是为了让统治阶级内部的知识分子们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无一例外都是文言文。

甚至它们对汉字的解释非常晦涩难懂,有些地方甚至是越解释越混乱,一般人看了,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很显然,编纂者们并没有为普通民众做什么考虑,他们只是

最新小说: 穆青传奇之梨花茔 我在明末当太子 娘娘穿越后,摄政王他也想要个系统 三国:曹贼也太卷了 首相掌中月 带着手机当知府 崇祯中兴 大唐山贼的日常生活 末日:疯狂零元购,囤积万亿物资 三国,教书的我,被曹操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