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得到的结果是,理论和逻辑没有多少瑕疵,但是操作和技术上只得怀疑。
帝国理工的林恩就回复伯顿说道:“放射性材料拥有人类可以使用的能量,这是物理学的尝试,但是怎么利用、利用率是多少,操作技术难易程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林恩说到这里气不打一处来,“盘古科技为人类画了一个大饼——看啊,比纽扣还小的电池可以为手机提供三年以上的电量,这和我们说人类总有一天可以移居地外星系有什么区别。”
“学术骗子!”林恩给盘古科技下了定义,“我们的实验室能力有限,不能重复盘古科技的实验。”
林恩说这话的时候有点酸酸的味道,“你能能够重复盘古科技的实验?”
伯顿说道:“不能重复,所以我的学生希望给《自然》杂志反馈一些信息。”
“我们也打算这样做。”林恩说道:“除非我们能够看到盘古科技电池的样品,不然他就是骗子!”
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同样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要是c14微核电池真的被发明出来,它出现的意义堪比蒸汽机出现的意义。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英国作为全球物理学领先的国家,是绝对无法正视夏国在基础物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超过英国。
英国作为全球物理学的“裁判”,更不能忍受一篇未经重复性试验,对人类未来影响巨大的论文混淆学术界的视听。
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很快征求了各大高校物理研究院的意见,并且表达了支持他们向《自然》杂志这次发表论文的行为表达抗议,这种抗议其实也是在督促盘古科技给出更加详细的实验资料。
但是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属于国家性机构,不好亲自表态,他在尽管其变。
学术界的争端离普通民众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自然》发表论文后,只是在英国学术界引起了争论,还没有吸引西方媒体的注意力,但是这下事情闹大了。
帝国理工、牛津、曼切斯特理工大、南安普顿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多家大学物理实验室联合向《自然》杂志提交了抗议邮件。
帝国理工:“我们无法重复盘古科技的实验,怀疑实验的真实性。”
牛津:“理论逻辑正确不一定是论文正确,我们现在可以马上提交一篇关于人类宇宙旅行的论文,它的逻辑完全正确但是无法实现!”
伦敦大学学院:“不应该将设想性理论研究和实际理论研究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