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食堂俩军嫂突然就忙不过来了,只得又找了两个人,四个人才忙得过来。
虽然不用怎么现场煎炒烹炸的,但是提前做准备、洗洗涮涮的,也非人工不行,很琐碎很啰嗦。
又都是自己人吃喝,所以,一定得弄得干净才好。
而且,很多炸货,像丸子、藕夹、油炸腐竹、炸豆腐、都得提前弄出来;面条也是,北方人最爱吃这个,最后不下面吃,就感觉没吃饱似的;菌类的也要提前清洗、泡发......
这些都是贵点儿的东西,也赚钱,更不能缺货!
关键,各种食材几乎都要串串儿啊,挺费工夫的。
来的人多了,食堂有时候就会出现断货的情况,让几个人有些烦心。
所以,一到逢会,就拼命地买东西,不行就去市区买。
如梅还联系了丁家寨送粉条的男人,让他给食堂送货。
一个月就能送几百斤粉条,得了固定的生意,全家都很感激。两个孩子在幼儿园也过得好,于是,两口子又游说几家人送孩子过来。
丁丁班的孩子已经成十四个了,成了幼儿园很重要的经济来源。
惠玲很高兴,对如梅说:“当初拉你来,还真是对了,要是我,真弄不成这样。”
李夫人也一脸佩服地说:“如梅,你可真是厉害,你看你给食堂指点的旋转小火锅,多挣钱!要是你去干,可赚不少钱。”
“我不干,太累。”如梅说:“事情都是人干的、主意也是人想的,只要用心,什么干不成呢?”
其实,小火锅还可以搞成规模化经营,做成加盟的模式,比现在更挣钱呢。
不过,现在东西还不是太丰富,就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呢。
豆芽儿的生意一如以往的红火,到了秋冬季节,豆制品成了重要食材;其他蔬菜越少,这些芽儿菜就越重要。
有了豆芽作坊、幼儿园,再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如梅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富足又满足。
家里的现代化东西在不断增多,别的不说,手表戴上了、吊扇挂上了、收音机也听上了!
自行车嘛,如梅没有买,不需要啊。
江军有车随便用,自己何必再去求人排队的,白浪费钱。
一周去食品厂进一次货,坐公交就可以了。
一个大箱子也没有多沉,如梅很乐意出点儿力,活动活动筋骨也不错,哪能光动脑子呢?
天越来越冷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