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廷众臣勾结,试图对李悠不利的罪责招了出来。
这其中甚至还挖出了不少祖大寿等人并未招供出来的官员,看来对李悠不满的人可不只是那些辽饷的既得利益者们,或许他们既没有接受晋商的贿赂,也没有从辽饷中分润好处,但是他们从李悠近来的种种手段中已经看出,等解决了这些人,恐怕不久之后就要轮到他们了,所以与其等着将来坐以待毙,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将威胁彻底消灭,在这些事情上,这些人的目光堪称长远。
只可惜他们的手段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将比预期更早承受李悠的雷霆之怒,而这则是他们万万承受不起的。
后半路那些吓破了胆子的官员小吏为了躲避杀身之祸,官也不做了就挂印潜逃,很快这波风潮就传到了京城之中,不少牵连此案的官员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很多衙门之中前一天还看着好好地,第二天就有人消失不见。
只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而且大多是些底层的小官小吏,因为职位越高的人牵挂就越多,仓促之间哪能一走了之?而且他们那个不是家大业大,身后站着一个大家族,要是他们逃了,就该轮到他们的家族承担皇帝的怒火了,而这对他们来说甚至是比杀头还要难以接受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就算逃了又能逃到那里去呢?在这些人的眼中大明毫无疑问乃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国度,他们是宁死也不肯去其他国家的。
而留在大明境内,失去了这身官服他们恐怕就要面临地方士绅官吏无尽的刁难,任由这些昔日远比自己低贱的人折磨,谁能愿意?至于说投奔亲友,这些人难道敢收留自己?恐怕锦衣卫和东厂还巴不得他们这样去做,好让他们可以将这些人的亲友也拖下水。
所以尽管已经出现有人逃亡的情况,李悠也没有急着加快速度,因为他知道现在逃跑的都是一些小角色而已,真正的大人物根本不能、也不敢逃跑,所以他仍旧不紧不慢的沿路解决当地的犯官,慢悠悠的朝京城的方向行去。
他越是淡定,京中的那些大佬们越是不安,因为这意味着皇帝陛下对他们已然有了打算,而且这种打算是绝非轻易可更改的,甚至根本不担心他们的反扑和抵抗,对将他们尽数拿下充满了绝对的信心,这让他们越来越惶恐。
可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像应付前几任那些皇帝一样忽悠过去么?这位显然是不会被他们轻易敷衍过去的;兵行险着?如今京中的军队已经尽数被皇帝陛下掌控,他们根本插不进手去,至于自己府上的家丁,指望他们欺负下平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