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六出祁山,打得强悍的曹魏怀疑人生——本来应该我大魏按住蜀汉胖揍才对,怎么反过来了?
嗯,明白了,他光脚来玩命,我的命多金贵!还是躲远点,免得打他时,被他脸上的血溅一身!
以上的形容虽有些夸张,却基本上概括出了原时空里,魏蜀吴三国的特征。
魏国最强,处于食物链顶端——以我为主,攻守随心。
东吴最滑,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像极了喂不熟的狼!
蜀汉最横,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是一群理想派的乌托邦。
不过,理想派色彩浓烈的蜀汉,却同时也是最分裂和纠结的,始终无法形成合力。
原因很简单,性格决定命运上限。刘备虽与诸葛亮“如鱼得水”,但事实上却没那么合拍――刘备喜欢的人,诸葛亮看不上;诸葛亮喜欢的人,刘备也看不上。
除了共图大业(匡扶汉室)这个理想相同之外,两人并不合拍。
这从魏延、马谡、蒋琬三人的处境就可以看出。
魏延明明立下大功,助刘备夺了长沙,刘备见了魏延,如获至宝,大喜过望。
可诸葛亮一见到魏延,二话不说就要杀,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搞得刘备有点发懵,好说歹说总算保下了魏延。
刘备夺汉取中后,点名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守北方,此任命一出,群臣惊讶!因为大家都知道,对于蜀汉来言,有两大生死命门。
其一是荆州,这是蜀汉争夺天下的阵地和跳板,也是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保障,由蜀汉第一名将关羽镇守。
其二是汉中,是西川的唇齿。当年曹操夺了汉中后,曾让西川“一日十惊”。若曹操当时听从了司马懿和刘晔的劝谏,趁刘备立足不稳,发兵进川,估计三国时代也就该提前结束了。
故而,所有人都认为应该是张飞镇守汉中,结果却是魏延!
刘备去世后,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只是寻常大将,没什么话语权,明显不如跟着刘备时如意,献策“子午谷奇谋”被否,以至于最终被杨仪给坑死,成了“谋反”。
再说马谡,刘备于白帝城托孤时,人之将死,看到马谡竟也跟着诸葛亮来了,顿时强撑着精神,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切不可大用。
诸葛亮答应得挺好,可在第一次北伐时,为了提拔马谡,诸葛亮派他去镇守街亭,结果马谡玩砸了!直接导致北伐崩盘。诸葛亮不得不含泪斩马谡,并上表自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