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就开始期待。
按着往年的习惯,能住进王府的只有三位县令,其余十一位县令都在王府外安顿住下。年龄最大资历最老劳苦功高的马县令稳稳占了一个名额,忠心耿耿为郡主掌管矿山的陈县令,自然也是要住王府的。至于这第三个名额嘛,不用多问,每年都是蔡县令。
第一年的时候,十一位县令都不服气。到如今,众县令们都对蔡县令心服口服。便是心高气傲的崔县令,对蔡县令也服气得很。
众县令各自安顿,在等着郡主宣召的空闲里,少不了互相走动。
邹县令和伍县令最是熟络,很自然凑到了一处。男子们八卦起来,其实比妇人还要长舌。两位县令先装模作样地说了些官面话,等说得热络兴起,便将随从都打发了出去,两颗头颅靠到了一起。
“再过几日,崔公子就要变成长宁伯了。”邹县令悄声笑道:“这样的年少才俊,可半点不比王四公子和郑小公爷差。”
伍县令立刻低声纠正:“王四公子和郑小公爷胜在出身好,自少就做太子伴读,现在身居高位理所当然。我们这位崔公子,出身确实远远不及,论才干,比那两位京城俊彦强多了。”
“换了我是郡主,我也选崔公子。”
邹县令嘘了一声:“这话别乱说。过了年郡主才十四岁,还得再等一年才及笄。谈婚论嫁为时尚早。”
伍县令嘿嘿笑了几声:“我们郡主行事,走一步看十步,心有成算。既是要招赘婿,当然得招一个知根知底性子好又有能耐的。崔公子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邹县令点头表示赞成。
年龄相当不必说,崔公子相貌生得好脾气更好,能种新粮改进培育粮种。郡主的眼光,比已故只知看脸的亲娘强了不知多少倍。
另一边的院子里,崔县令和李颖夫妇也在低声闲话此事。
崔县令颇有些遗憾扼腕:“可惜崔公子出身博陵崔氏,要是我们清河崔氏的儿郎该有多好。”
殊不知,当日姜韶华在为崔渡考虑出身来历的时候,确实在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间犹豫过。
后来下定决心,一是因为姨婆宋氏嫁娶了博陵崔氏,有这一层关系,崔渡的出身来历就更以后说服力。二来是因为清河崔氏人才辈出家族势力正兴旺,博陵崔氏就好拿捏多了。
李颖笑着瞥夫婿一眼:“虽然不是同族,不过,既然都姓崔,总比旁人亲近。这回进了王府,你私下去见一见崔公子。”
崔县令没了以前的矜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