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占区非常不稳定,治安混乱,老百姓养殖牲畜的积极性非常差。”
“加上小鬼子经常下乡抢劫,好多地方整村都找不到一头猪,而小鬼子跟活动在敌占区的汉奸跟有钱人又离不开猪肉,导致敌占区猪肉价格比根据地最少涨了一倍。”
“利益动人心……”
“为了能挣钱,除了我们通过地下交通线往外送猪肉换钱。”
“驻守封锁线的好多伪军跟敌占区好多有关系的商人和汉奸特务也参与进来。”
“他们在封锁线上有门道,主动联系我们的养猪场跟养鸡场,购买猪肉跟鸡肉,自己穿过日伪军封锁线运回根据地。”
“刚刚过去的三四个月,养猪场跟养鸡场除了满足根据地军民所需,每个月都能赚回来最少两千块大洋。”
“据情报部门分析:随着日伪军对根据地老百姓的剥削越来越严重,当地物价还在继续上涨,特别是需要长时间生长的猪肉,鸡肉,鸡蛋……”
“这么一来,养鸡场跟养猪场给我们带来的收益肯定还会继续增加。”
“突破三千块大洋也许都有可能。”
唐林边听边分析:“一个月两千块大洋,刚刚过去的三四个月挣了八千块大洋……现在距离秋收结束还有一个月,全部加起来也才一万大洋……”
“一块大洋买一百斤粮食,这些大洋也才能回购一百万斤粮食,根据地余粮超过八千万斤,哪怕只有一成老百姓选择卖粮食,那也有八百万斤,需要整整八万大洋……”
谭伟很自信接话:“团长别急,我还没说完呢?”
“根据地还在你的指导下办了粉条厂,用红薯制作粉条,送到根据地外面卖。”
“虽然才投产了两个月,但也给我们带来将近两千块大洋收入。”
“活动在绥远的晋绥军特别喜欢吃粉条。”
“刘副参谋长送装备时给他们带过去一百斤,没过几天就有晋绥军后勤处军官找到他,要求我们每隔十天提供三千斤粉条,一个月加起来就是九千斤。”
“加上敌占区的需求量,粉条厂每个月生产两万斤粉条都有点儿供不应求……”
“为了保证原材料,除了动员地方干部多开垦荒地,种植红薯,我们还号召根据地老百姓一起垦荒种植红薯,根据地红薯分厂负责统一收购……”
唐林继续反问:“那也才几千块大洋啊……还不到八万大洋的一个零头?”
谭伟笑着回答:“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