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的工坊所出。”
“好,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拜访封半世。一定要将张牧拿下,逼张牧走投无路。到时候他定然要找我们谈判。等张牧服软,他工坊里的水泥,酒水,糖霜等等配方还不是都得随便我们挑?”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一帮老狐狸哪里还坐得住?纷纷离座往外走去。
长安城南有一座山,光秃秃的小山。山上既没有寺庙,也没有道观,原本就是无人问津的荒山。
平日里山上人迹罕至,鬼都比人多。
自从封半世混出头,这山就成了大唐名望最高的山。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如过江之鲫,多如牛毛。
这一点,连封半世自己也很是意外,短短数月之内,自己的名声会突然之间成长如斯?
此时大唐初立,魏晋之风还未散去,大家对于那种居住在山上的人还是敬仰的很。
其实仔细想想,所谓的名士都是什么人?都是那种郁郁不得志,又不安于现状之人。
但凡能混个一官半职的,鬼才愿意待在山上与野兽为伍。
魏晋之时,只要你读过几天书,能憋出几句之乎者也,你就有资格上山钓鱼了。
而官员也喜欢沽名钓誉之人,咱放下身段,亲自上山三顾草庐。这事传下去,又是一桩美谈。说不定还能一路高升,平步青云。
再一个,万一自己所请之人真是有大才呢?岂能忘记自己登山邀请之情?
就算山上之人没有真才实学,那也无妨,又不要自己出三大两小的,怕什么?
当然,还有最后一点。
想要抢这个放低身段邀请大才之名的人也是多如牛毛,就算自己抢不到也无妨,至少能多认识一些达官显贵吧?
长此以往,山上反而成了达官显贵聚集地。
有一个就有两个,反正大家都不是傻子,多认识几个人总没错。
当世家众家主赶到山上时,封半世正在给一帮浑身绫罗绸缎者讲学。
此时的封半世也使钱找人造了两间茅草屋,草屋前也种了一片竹子。
在山风的吹动下,竹叶沙沙作响,很有那种韵味。
文人嘛,就那么回事,竹子,草庐是必备之物。
甚至有的文人骚客还喊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惊人怪谈。
再看看封半世讲学讲的那些事,粗俗不堪,简直不堪入耳。
这也难怪,其实封半世也只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