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玄德 > 八百五十八 “边内榜”

八百五十八 “边内榜”(2 / 5)

加残酷,对于选考的规模,刘备限制在了一万人以内,然后根据各州参考学子数量的不同做了名额分配,尽量兼顾各州的人数平均,顾及到最基础的公平。

有些地方人口较多,那竞争就激烈一些,有些地方人口较少,那竞争就相对没那么激烈,刘备确立了这样的一个原则。

但是如此一来,便有些官员觉得这对人口较多地区的学子们不太公平,那些学子可能具备更加强大的学力,但是却因为这种分配模式而不能进入选考阶段,这未免有些不合适。

然而刘备认为,这就是雒阳朝廷推动宏观操控的一个手段。

农业时代,一个地区人口多,本身就意味着土地肥沃、生产力高,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定居,所以有钱人的规模也会更大,培养出来的学子也会更多。

如果按照完全公平竞争的模式,那么这一地区的学子的竞争力一定特别强,录取人数会特别多,在朝廷选拔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会占据太多的名额,迟早会把其他地区都远远地甩在身后。

由此而来的就是同一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太多,互相抱团、政治资源经济资源过度倾斜,由此引发权力格局的失衡,将会促成更大规模的地域矛盾和权力争端。

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和政府是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的,对于刘备来说就更是如此。

他不能让一个地方又有钱又有权,而其他地方连口汤都喝不到,他是整个汉帝国的君主,万王之王,而不是一个州的君主、一个割据军阀。

这种天然助推小团体发展壮大的行为,这种让弱势地区对中央离心离德的事情,他只要脑子没坏掉,就不会去做。

所以刘备在科举考试的阶段就直接选择了限制地区名额的选拔方式,给每个州都留下一定的名额,就算是人口稀少、经济发展也不怎么好的州,也能有足够的入选名额。

而且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口的自然迁徙,让一部分人从中原地区迁徙到边远地区定居,从而避开激烈的社会竞争,选择相对简单的模式。

古代大部分政府都会主动限制人口流动,希望将人口绑死在土地上,以此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但是刘备没有做这样的强制要求。

在法律规定层面,第三帝国的户口政策是允许流动的,并不注意把一个人的户口钉死在一个地区,只有一个迁徙到地方定居之后必须要纳税满五年才能自由迁徙的规定。

对于之前迁徙到边远州郡地区的人,他们有好几年的

最新小说: 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毒医狂妃要和离 屠龙后记 寒门首辅的锦鲤妻 替嫁神妃,把锦鲤团宠虐哭了!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苍穹下的征途 三国之帝皇召唤系统 厦鼓风云 这个三国很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