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时候回来?”
正说话间,里门口传来一阵勒马声:“吁!停!”
“听这架势,肯定是老爷回来了。”
刘和、潇儿立马出门迎接。
刘虞牵着马到家门口:“潇儿牵马。”
潇儿自是牵马而去。
“父亲。”刘和作揖。
“哈哈!吾儿今日你结业了,为父先恭贺你。”刘虞笑得和吃了蜜一般灿烂。
“谢父亲夸奖。”
“为父也有一喜事,咱们进屋说。”
进入书房,父子二人对坐,潇儿奉上茶点后退出。
“儿啊!你可知为父喜之何事?”刘虞喝了一口茶。
“纳妾?可母亲还在东海。”刘和佯装不知。
“是朝廷拜我为幽州刺史。”刘虞说着就掏出一卷布帛递于刘和。
只见那布帛写道:“大汉天子诏曰:闻五经博士虞,东海恭王之后,初为郡吏,贤良方正,治民德化,造福一方;后迁入东观校书,亦是劳心勤勉。朕心甚慰!然今幽州疲敝,且遭劫掠,燕代诸郡百姓处水深火热之中,但幽州刺史空缺一年,遂今拜尔为幽州刺史,持节,提督十一郡国事。望卿再立功勋,不负朕心!钦赐!光和四年柒月。”
刘和看完之后:“父亲!朝廷可真是看重您啊!持节!平时可杀无官爵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您到幽州可就‘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了。”
持节,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类似“尚方宝剑”。
“然权越大,则责任就越大。幽州之事,吾儿可有看法?”刘虞叹气道。
“儿虽在太学两耳不闻窗外事,然诸君师长皆言时事策论,故亦知一二边事。”刘和挺了挺腰:“幽州,燕之故地,边鄙之所,然汉胡交错,民治不易。不论是塞外鲜卑还是关内乌桓皆畏威而不怀德之夷狄。父亲若是治理幽州,需将燕代边郡的汉人与胡人的关系处理妥当,使民众没有纠纷;没有了纠纷才能修生养息。”
“嗯!儿啊!你真是说道为父心坎上了。”刘虞一副宽慰模样:“可是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儿在太学时,听闻师长们评论段颎段纪明。”
“哦?说来听听。”
“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埽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曾未浃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功用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