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煜是纯善,却不是愚蠢。明白父皇如此,是怕他手握三万兵马起不臣之心。心中无奈,却只能遵旨而行。只是心中赤忱,终是凉了一线。继续专心剿匪。
索性三万大军在手,剿匪之事倒还算顺利。再加上郭凤达从中斡旋。短短几月之内,剿匪竟成效拔卓。夏煜也在此间成长许多。
等云州匪祸稍息,夏煜便起笔奏疏,详报云州剿匪事宜。
此时京城春蒐之乱影响渐去,夏卫启朝政稳定,才下旨准许夏煜回京。
这是这段时间来,唯一能让夏卫启高兴一些的事情了。是以夏卫启看着夏煜的眼神都带上了一丝慈爱。
“太子此番剿匪立了大功,不知想要些什么奖赏。”
“为父皇分忧是儿臣分内之事。儿臣怎敢腆颜索要赏赐。”
夏煜拱拱手,态度谦逊,又赢得了许多老臣赞赏。
“不骄不躁,朕的太子果然是历练出来了。赏罚分明,乃为君之职,太子莫要再谦虚,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朕一定答应。”
夏卫启的态度很是坚持,夏煜在这种日子里给自己长了脸,小小赏赐,他是一定要给的。正如他所说,赏罚分明,才显得自己是明君。
夏煜微微沉吟,而后开口。
“既如此,那儿臣有个不情之请。”
“太子但讲无妨。”
“儿臣想为一人讨个恩典。”
“哦?何人?”
夏卫启眉毛微微一挑。
“桃源郡郡守郭凤达。”
“太子要为此人讨要何种恩典。”
夏卫启好像有些口渴,端起酒盏浅抿一口。
“此次儿臣剿匪,郭大人出谋划策,功不可没。此人实是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儿臣斗胆,想请求父皇调此人回京任职。”
夏煜说完,长长一揖。
夏卫启放下手中酒盏,神色不变,却不知在想什么。
百里行歌将刚端上来的菌汤给殷璃盛上一碗。眼中失望显而易见。
“夏煜还是太嫩。”
殷璃不明所以。百里行歌只好低声解释。
“郭凤达几年前被夏卫启贬出京城,如今夏煜却说此人有治国之才,这不是在当众打夏卫启的脸?而且……”
百里行歌一顿,语气中颇有对夏煜心灰意冷的味道。
“夏煜到现在还不了解他老子。身为太子,带兵剿匪,却和当地郡守关系如此密切。你说以夏卫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