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公(耆英字介春),洋债还是借不成。”
不久前才当上洋务衙门总办的关元宝急匆匆地走进耆英的书房,微微有点喘气。他这些日子奉了耆英的命令,无日不在和英国领事阿礼国和巴夏礼往还商量,寻找拯救大清王朝的办法——现在电报虽然已经发明,但却没有架设跨越欧亚大陆的电报线。所以他们俩还不知道大英帝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还在根据之前白厅的指示行事呢。
可是当白斯文提出借洋债的时候,阿礼国和巴夏礼还是表示爱莫能助。直接向英格兰银行借钱是不可能的,即使英格兰银行肯答应,万里迢迢的把银子运到远东,大清朝恐怕已经因为没银子发饷而灭亡了。
所以阿礼国和巴夏礼只能帮助联络远东的英国洋行借钱给满清,而远东的英国洋行又以济世行和南洋行为首,而且绝大多数英国洋行都和汇丰行有密切的业务往来,他们谁也不愿意得罪这个东方第一大银行啊……
“介公,只有发行宝钞和铸造大钱了。”关元宝苦着脸道,“阿礼国和巴夏礼也说了,成立发钞银行,发行纸币是咱们唯一的出路,我看不能再犹豫了,干吧!”
“发钞银行?什么意思啊?”耆英放下手上的一卷佛经,抬头看着关元宝。他本来就是信佛的,现在眼见着大清江河日下,又毫无办法,也只有念经拜佛,向神明求助了。
“就是发宝钞的银行呗,大英帝国的英格兰银行就是发钞行,可是能点纸成金的。”
耆英摇摇头:“点纸成金?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元宝啊,前明、元朝还有宋朝都发过纸钞的,最后可都弄成废纸了!”
“这一次不会了。介公,您看这个。”关元宝走到耆英身边坐了下来,递给他一份《大公报》。
“这个是……”耆英取过报纸看了眼。头版上面赫然刊登着“国王陛下批准汇丰银行发行可兑付钞票、金币、铜元及重铸铜钱等事宜”。
“介公,连朱逆那边都开始发纸钞了,显然纸钞之法是完全可行的……关键是这个发钞银行里能有一定数量的金银储备可以应付挤兑。”关元宝侃侃而道,将他从阿礼国和巴夏礼两人那里批发来的金融货币知识全都倒给了耆英。
“朱逆能办到,朝廷就能办到吗?”耆英轻轻叹了口气,“而且朱逆的汇丰银行是什么实力啊?光是道光26年、道光27年吸储广州白银和发行银元的收益大概就有1000万元吧?”
1000万?恐怕3000万都不止!关元宝心下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