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树皮就算的裤子了,而孩子基本上不挂东西。
他们交流的语言已经基本成了一个体系,虽然音节较少,词汇量也不多,很多时候代指一个物品需要连说带划。不过王川仔细分辨了一下,发现他们已经大概有了后世汉语体系的雏形,说话的语序和词语和后世已经有不少相似之处。
外出的人普遍会有大小木棍。大部分人还在棍子上绑着各种石块,明确分得出是矛或者斧的样子。
图腾什么的,王川并没有在这个小部落里看到。想来也是,图腾是统一思想的产物。在这种只有四五十人的小部落里,老妇人一个人就指挥得过来,不用那么复杂的东西。老妇人在部落中大概是长老或者是智者一般的存在。烧烤食物的时候,几个部落里最为高大健壮的几个男人女人就围在她身边,一边烧烤一边讨论什么。
在这种生产力及其地下的部落里,通常来说,女人的收获会比较稳定,男人的收获是看运气的。过得好不好看男人的本事,活不活的下去就得看女人了。没有稳定狩猎方式的部落里,女人的地位比男人高,现在部落中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说话算数的人是老妇人。
部落里还没有取名字的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区分的名字一般称呼身体特征或者称呼做过的事迹。比如脸大的,就叫大脸,喜欢说话前哈哈笑两声的叫二哈,头发偏黄的叫金毛,杀过熊的叫比熊。像王川这种能生火的,以后应该会叫火伢子。这一点更像是后世的外号或者职位,而且还可能更变。比如你今天用石头打了一只兔子叫你石兔,明天你又用石头打到一只飞鸟,你可能就叫飞石了,因为你扔石头准……
这个年代的孩子很难长大,如同后世散养的家禽一般不取名字。如果谁能得到名字,则表示这个人在部落中有一定地位了。
王川记得老妇人叫阿母,大家都叫她阿母。她可能是部落中大部分人的奶奶或者外婆。不过部落中伦常还没有怎么论起来。顶多叫个爹妈,其余人都叫名字。
她能够成为部落的领袖应该是丰富的生活阅历使然,此刻她就在火堆旁说着自己的经验:“早上开始凉了,你们少往西边去,那里的昂昂要来,而且凶狠。你们可以去东边,嗷嗷现在吃得饱,不会走得太远,你们几个人一伙它们就不敢来,遇到了快走就行……不要去河边……北面,翻过那条有棵大倒树的山梁,那边的锥果子应该熟了,看看多不多,巧,我记得带你去过……如果多,今年过冬就不会死太多人……”
阿母话里的东南西北是王川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