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旅虽然在夜晚的时候展开了政治动员,但是并没有在战斗结束并战场打扫完毕之后就仓促的展开追击作战。而是让队伍轮流休息按照正常作息渡过了一个夜晚。
林间的阳光刚刚透过来的时候,第六旅的旅长与二十一旅四营营长甄向彬初做商议之后就向部队传达了展开急行军的决心。
为了不丢弃伤员,体力比较好的第四营将抽出五百人左右来轻装跟随公安军队伍内体力较好的官兵们一起执行抬负那些中重伤员的任务以保证不整个队伍的速度不会差的太大。
公安军野战部队及新军主力部队就进行过一些集体行军方面的训练,也都有成绩及表现方面的纪录,为了防止在急行军中队伍跑散,通常对每个人的负担都会有一些依据其能力而定的负担。比如那些体能比较突出的人,除了自身的铠甲装备之外可能还要负担一些军用口粮及弹药等方面的给养以平衡整个队伍的行军速度。
在旧军队中,不要说是精确的“能者多劳“甚至是抬伤员,就是多替别人带一件兵器也往往要算钱。新军包括第六旅各营的队伍相比一般县营还算完善的选拔和训练乃至有效的组织让队伍在有不少伤员负担的情况下也达到了不低的行军速度,在这崎岖的山路上也保持了常行军大概每天七十里左右的进度。
有过不少作战经验的第六旅旅长却知道:在这样的地形环境下所谓的“常行军速度“实际上就是一种透支体能的”强行军速度“了。
向四面八方撤退的敌军残兵虽然大多撤走已经整整一夜,可还是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负责侦察的战士大致区分来看,前来围攻的敌军主要是来自于左翼九龙江顺宁府方向,而另一路则来源于临近普洱府的元江州一带。
依照情报并从敌军的潜在实力上来说,元江州一带的南方土司拥有的实力最强,也比较开花。而顺宁府地界的土司势力实力算不上强,可在那一带是新军各路主力的西侧边缘地带,也是最容易遭到土司联军势力围攻的地方。
第六旅旅长虽然不掌握全部的作战计划,但第四营营长甄向彬却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究竟是什么。他在思索片刻之后在队伍起程之前把一封上级的作战命令打了看来,并让上级通信联络的人员做了书面命令的证明。
新军的命令很少有教条性的死命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指导,但即便是如此也明确了第四营及其随行的第六旅的任务:吸引各土司势力的少民兵力,配合主力部队最大限度的在野战中而非攻坚作战中杀伤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