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方军队在进攻中取得一比几十的损失比完全不是问题。毕竟当队伍的规模多达几万甚至十万以上兵力的时候。当年兵力窘迫的时候所受到的种种平方律制约因素都已经不存在了。
可是如今,他却发现自己露算了在那些坚固城市所进行街巷清理作战所可能遇到的伤亡损失。
似乎是意识到了张海在忧虑什么,负责外情的田宾则安慰道:“圣主无需过多的忧虑,像撒马尔罕这样大的城市,在我中华都不常见。在西域乃至整个泰西基本上是屈指可数,大部分情况下的极西之地城市都远远没有这样的规模,而且人口与兵力比较密集。如果我们遇到的大部分抵抗力量都退入这样的堡垒中,那反而有力于我们将其一网打尽。”
“但愿如此吧”张海叹道。
这时一丝曙光已经开始晖映远方,提醒时间的亲卫连战士告诉张海距离日出只有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只不过这个时候也仅仅是微微有些光亮而已。
大概也就在光线稍稍好一些,能够在大部分地方看清十丈以内目标的凌晨,张海下达了对撒尔马罕城展开最后攻击的命令。
大军不在夜间进行巷战,是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拥有绝对优势的一方在夜间进行攻坚往往是不利的。而不在天色完全亮起来之后展开行动则是张海顾虑在白天给予敌军以这么猛烈的打击之后,城内的残敌极有可能选择投降。
关于敌军投降的这个问题,队伍里也进行过广泛的研究论证,结论是:对于同文化圈或非宗教地区的受降那还勉强能够接受。
而对于那些有自幼宗教传统的地方,哪怕看起来十分开化自由,在文明上消化这些地区的成本也过于高昂。青壮年士兵正应了某句话:“想这样儿的人,应该怎样去改变呢?无法改变,就只有去。。。”
因此,参与进攻中的各部队得到了严令:对城内的敌人杀无赦,一切有作战潜力的人都是如此。避免因为“诈降”而带来任何危险。
原本稀稀落落的枪铳声骤然间密集而连绵不绝的响了起来,这连绵不绝的枪铳声夹杂在凌晨寒冷的风中更让距离前沿比较近地区的残敌风声鹤唳起来。
此时的杨吉儿汗以及几名最重要的亲随还有奥斯曼与波斯等地前来的几名“要臣”也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五艘大一些的热气球携载这十个人冉冉在夜空还算灰暗的黎明下升起。
为了安抚手下,对外宣扬是打算让队伍在天亮的时候投降,可是不少的人已经猜测到了:以那新朝在叶尔羌等地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