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在凌晨进行决战的好处和弊端也都体现出来,早上或傍晚的海边往往是大海最为平静的时候,有利于那些本就不适合出海的小船最大限度的保持战斗力。可是借助海浪来隐蔽自身的能力就差多了。
当年小船群刚刚展开连绵二十余里的范围,从四五里外逼近西欧联军舰队的时候,那些来不及准备海洋迷彩伪装的小船就被高高的桅杆上以高度的戒备观察海面的英法西等国舰员纷纷发现了。
在早已做好了戒备和开火准备的情况下,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火炮就在第一时间把炮弹打向了明显是有效射程之外的远处,四五里左右的距离实际上已经是海军火炮以最大允许仰角下发射重霰弹的极限。猛烈开火带来的摇晃乃至不可能完全整齐的连续开火都带来了更大的误差。
不过从前方展开火力的上百艘主力舰上的数千门重炮打出的火力却是恐怖的,让陆战中也基本无效的射程强行变成了有效。数十万枚重霰弹在十公里上下左右的战线,累计数平方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掀起了暴风骤雨。大面积海域在猛烈的火力之下似乎骤然间变的沸腾起来。从远处看就似乎和从远处逼近过来的海啸一般形成了一片水柱构成的白色。平均每十平米左右一发的落弹瞬间就让大部分的小船都有弹丸被打中。重霰弹的速度在这样的距离上已经削弱到不比强弩好多少的程度,但依旧让防护精良的官兵们在一轮射击中就付出了七八百人左右的伤亡,至少超过百人战亡。
在起初的时候,新军主力部队原本以为船队已经分散程度足够了,二十余里的战线展开即便在这望远镜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时代也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极限。可是却没有想到当西欧海上主力集结起来的时候,火力竟然是这样的强大的。
不过,软实力远非一般传统军队可比的官兵们并没有因为船上有人伤亡就退缩,而是依旧尽全力的踩动人力螺旋桨并扬起小帆向敌舰群逼近过去。
其实在战前刘洪涛也做过大致的演算。面对火力前所未有的敌军海上主力,就是让船队从三个方向上组成连绵二三十公里大范围内的单一战线逼近对手也不见得好多少。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整个船队将面临上万门重炮乃至侧弦主火力的轰击,这一仗在悬殊的吨位与火力差距之下,就算有着“决战弹药”显然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和损失。而且这种伤亡损失密度距离敌船越近就会越大。
从西欧联合舰队的头两轮轰击来看,以这种能被重霰弹威胁到的船只想冲破敌军的火力防线简直是天方夜谈,就算有着前所未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