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朝位面惨烈的琼州海峡海战之后,实际上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对手了。虽然几千年成熟的农业文明让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在明后期下降到比现代时还低,在传统造船潜力方面已不能和森林覆盖率不比战国两汉时代中国逊色多少的文艺复兴至启蒙时代的西方相提并论。但大量技术工艺资料上的优势和不断发展出来的黑火药钢化线膛火力,再加上人力螺旋桨动力,让成本并不算高的普通海上帆船也具备了很强的对抗能力。
至于在通道另一端的夏地,实际上海上火力除了对陆以外就更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因此足足有两千枚改装为抛射发射的一百五十毫米黑火药炮弹乃至上千发专门用于抛射坑的箭霰弹被运上了陆地。大部分运到了油井据点附近做为准备应付强敌的根本火力。
否则按照张伟的估算:就算黑火药后膛武器的部队再怎么精锐和训练有素,以至于达到日俄日军那种战斗力水平;也不过相当于百倍左右的骑兵或二百倍左右的步兵顶天了。或许防御中依靠防守优势能够击退对手的进攻,但要是想在防御中稳妥的给对手以歼灭性的打击根本是不可能的。在古代大多数会战中,除非是一些地理地形很特殊的情况,否则就是兵力与对手相差无几也并不缺乏骑兵往往也就只能歼灭一半或一多半对手。农业更丰富的欧洲启蒙时代,败仗的平均损失率也只有三成左右。因此只有囤积足够的火力并在关键时候予以释放才能起到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然,这种“火力诱敌”为了防止不玩脱也是要付出相当代价并承受一定风险的。对于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并掌握火力与作战节奏,战前的推演中也制定了详细而丰富的条例。这才让整个作战行动没有变成“空城计”。
在爆破攻击火力展开的时候,首先的攻击目标当然不是前沿阵地上的目标。因为箭散弹的覆盖范围很大,精度也很不理想。这种夜间进行的近距离支持就算以侧射或交叉侧射的方式也很容易产生不可接受的误伤。因此第一轮上千发一百五十毫米炮弹改装的抛射火力攻击目标主要集中在对手中后方的纵深区域。
第二轮猛烈的箭散弹火力在随后不久,太阳王朝的大军刚刚反应过来的时候通过交叉攻击的方式向更近的距离前沿胸墙一里以内的区域覆盖过来。两千多万发箭散弹一下就让规模庞大的二十万骑兵马队所分布的区域彻底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因为这种火力杀伤是逐渐由外向内而不是由内向外,因此不论是牲畜还是不少的人,在这种从外围向内展开的利刃箭幕之下不不由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