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航空发动机寿命控制方法不同,再加上实际工业差距一起作用后的结果。
到这里就有人要问:那为什么共和国不使用西方航空发动机寿命控制标准来计算?
这又得要面对现实,西方国家人家之所以用这种方法,那是因为他们要设计民用航空发动机,竞争大,需要把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做的更长。
加之人家各个单元体的寿命的确要比共和国做的部件寿命长一些,同样是单元体设计,你的部件寿面都要小一些,数字小的算公倍数自然就比较小,更加靠近本来的零部件寿命,有可能就只是最长命单元体的本身寿命小时。
但西方国家的单元体因为寿命长一些,数字大,计算公倍数就要更加大一些,甚至是最长命的单元体寿命两倍往上。
这不是什么技术代沟,仅仅只是一个数学问题,采用这种方法之后可以把本来寿命相差不大的发动机,人为虚假的拉高到一个很大的差距上。
这就是西方国家使用的障眼法,一切都是因为人家要数据好看,所以就发明这种东西。而共和国、苏联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发动机产品也不大面向民用市场,就算用上单元体设计这种虚假放大寿命的方法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加上本来对发动机的设计思想就不同,比如苏联就要求造价低廉,人家认为战争中一款飞机就只能存活最一千飞行小时,自然就要控制造价,反正寿命要求不高。
共和国又是师从苏联,在还没有走出自己的风格的时候,各方面自然就有苏联影子,发动机自然是寿命短。
现在不同了,杨辉要从新走出一个路子,特别是以后要向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的西南科工,自然就要走上西方的单选体设计道路。
现在问题来了,要走西方那种单选体设计思路,若是各个单选体的寿命依然是共和国的老样子,各个单选体的实际寿命本来就不长,你就是想要用单选体设计来装饰一下发动机的寿命数据都不行。
一句话,要想用上高大上的单元体设计思想,你就必须要有一两个单选体是寿命很长的那种,只有这样才能人为的把发动机的寿命拉长。
这也就是杨辉为什么要发动机主轴制造技术,同时又为什么要加上一个长寿命的要求。
这些都是西方航空发动机制造设计中的猫腻所在,西方国家天天说共产主义洗脑强,对宣传看的非常紧。
但实际上,真正对宣传无比重视的恰恰是西方国家,他们总是会用各种障眼法来欺骗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