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的同时还要能运输货物,这样的要求也真的是太为难人了,本质来说这运12的定位应该算是比支线客机更低一级的通航小飞机而已,尺寸、气动布局都严重的限制了它往大的发展。
所以,在听到这样的要求,运12的总师在纠结了很久之后,终究还是拿不出可行的改进方案,最后也只能是一声颓然的叹息。
“哎!这样的要求我们的运12是肯定达不到的,我们的尺寸限制了它没法发展成支线客机这一级别,这次的任务还是看运7怎么改进吧!”
完全令人没有想到,冰城方面直接就放弃了这次的项目,这让运7的总设计师在为不解的同时感觉亚历山大,莫说运12了,这运7也很难满足要求啊。
皱着眉头,就将运7的难处娓娓道来:“运七是一款载客量五十到七十人飞机,用来执飞二十到三十五人一趟的航线,运力会有很大的浪费,至于说运输货物,这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运七本来就是干这行。”
运7、运12都很难满足需求,这让联航也感觉有些棘手,他们在此之前也确实是飞的运七飞机,知道这款飞机的体量是什么级别。
在沉默了很久之后,突然是想起了什么:“运七的确载客量有些太多了,但我们可以设计成客货混装飞机吧!是那种真正的客货混装,前段机舱载人、后段装货,这样的飞机我相信可以在藏区大有作为。运七的尺寸很大,在运输大件物品的时候会很有优势,这一点是其它的支线小客机所不能比拟的。”
某些情况下,一码能合众人身,比如许多生产厂家只需大量生产并销售某种单一产品即可满足广泛的目标群体,但毕竟众口难调,无法尽如人意,总会有某些特定需求无法得以满足。
民航领域同样如此,各家航空公司使用飞机的目的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但是受到经济学基本性质的驱动,飞机制造商往往趋向于提供能够满足大多数客户需求的同质产品。
但问题是,现在的运七支线客机本来市场口碑就不怎么好,能够有藏区的交通运输需要这样的一款改进型飞机,这就已经算是不错的大订单了,估计藏区的采购需求应该也不会低于十架,这有总比没有好嘛。
当然,需要运七客货混装飞机的肯定也不止藏区,在其它的边远地区同样也有需要,就比如联航的市场调研、统计处主任所说的。
“这个方案我看行得通,飞机的前半部分运人,后半部分运货物,这至少提供了一种可以接受的边远地区群众出行解决方案,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