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航向(偏航)控制困难,所以这东西看来是好用,但实际上并不太合适。
想到上一位面的20用了全动垂尾之后确实看起来相当高大上,但私下也是为此设计付出了代价的,那一对万恶的腹鳍就是用来弥补垂直安定面的控制能力不足才存在。
另外一款采用全动垂尾设计的飞机,俄罗斯的T-50为此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留飞机中轴线的腹沟,从而就可以用突出的两进气道来起到一定的垂直安定面作用。
现在,轻四方案首先是直接和F-35一样机腹光滑平坦,那这肯定就不能像T-50那样用两进气道来充当垂直安定面,然后再加上轻四为了隐身设计直接割掉了腹鳍。
这就表明,不管怎么办,至少20和50两飞机为弥补全动垂尾先天不足之处所采用的两种方案在轻四上都行不通。
如此,那也就只能是保留轻四垂尾的水平安定面设计,老老实实的采用固定垂尾加铰接舵面的设计,而唯一还能够算是可以弥补遗憾的,大概也就是把垂尾后面所铰接的舵面设计的大一些,将安定面设计的小一些。
以上这也算是一种妥协了,为了隐身的需要,这机动性要求是注定要被牺牲掉。但也还好,毕竟这是一款轻型四代机,只要以后能够和F-35在空战中不落下风,那么机动性指标就算是够用了。
把各种高科技都堆上轻四,虽然看起来可以给人一种不明嚼栗的感觉,但相应的研发风险绝对也会增加好几个档次,成本恐怕也蹭蹭地往上疯涨。
再加上轻四和重四的研发时间点都挤在一起了,而全动垂尾设计的飞机在飞控上绝对是劳神费力,虽然现在中航西南的飞控开发队伍还算是能堪大用,但在重四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存在的时候,轻四这种没有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最好还是不要抢占太多的资源为好。
“好了,现在陆总师带来的轻型四代机方案应该就是这样了,飞机拥有标准的4S性能,具有一定的多用途对地攻击能力,但由于轻四的体型并不是太大,而且为了保证超巡的需要,发动机也使用的是小函道比涡扇,恐怕作战半径只能达到1100左右。”
杨辉本人倒是一眼就能猜出这轻四的航程数据,毕竟这飞机首先是要保证超巡的需要,能够达到1100左右的作战半径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要知道这年头隐身飞机为了弹舱的设计需要,那可谓是各种掏空了身体,哪里又还会有足够的地方来装油料!
而这句话也是深得三位隐身机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