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把棉花运输到长安城,其实很是不便。哪怕是朔州有直接通往长安城的水泥道路,棉花也很是轻便,但是随随便便的一点棉花,就装满了一马车。所以路上跑的运输棉花的马车,往往堆积的又高有宽,其实不安全不说,运输成本也着实不算小。
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有一些勋贵在朔州直接建设了棉线作坊,先把棉花制作成棉线,然后再运输到其他地方加工成棉布。甚至有些作坊直接将棉花脱籽到棉布制作的所有工序都放在了我们朔州。城外河边今年刚刚完工的那座属于太原王氏的棉布作坊就是如此。”
虽然棉花脱籽的设备是观狮山书院机械作坊搞出来的,但是如今已经无条件的对外售卖,给钱就行。
而新式的棉线纺织机,李宽为了促进大唐的棉布发展,也是只要给钱就卖。
当然,不允许运到国外,机械作坊会不定期的抽查。
可以说,李宽是彻底的放弃了垄断大唐棉布的想法,准备将棉布打造成超越丝绸,成为大唐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因为丝绸也好,瓷器也好,普通百姓往往是比较难消费的起的,但是棉布不一样,那是家家户户都有需求,都有可能买得起的。
一旦大唐的棉布占据了全球市场,带来的各种潜在福利,简直不要太大。
“在朔州直接制作棉布,然后运输到其他州府售卖,理论上是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方法,对我们州的百姓也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这棉布作坊,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人力,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朔州的棉布作坊如果大规模的招工的话,有可能会影响棉花种植,因为农户们一旦发现去作坊里做工挣的钱比自己去种植棉花还要多的话,肯定就不去种棉花了。
这样的趋势一旦形成,很快就会影响我们的棉花产量,这是一个不利因素。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朔州定居。只有把朔州变成一个人口大州,才能让朔州的发展变快,才能让边疆更加稳定。”
很多时候,边疆问题,往往就是人口问题。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样的。
想象一下,如果大唐在西域有个几百万汉人,那么西域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同样的,如果大唐在朔州有个百万人,那么朔州附近必然就不再会是边疆,边疆自然而然的会往外延伸。
因为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继续向外拓展土地,难度变小了,收益变大了。
所以边疆的人口跟边疆的范围,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