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是林邑国的豪族。
作为王族范氏的外戚,张家不仅在朝堂上有不少自己人,在商业上更是垄断了林邑国不少的产业。
从贞观初年开始,林邑国通过安排使臣进贡一些珍宝和特殊的鹦鹉,很是博得了李世民的欢心。
所以最近二十年,林邑国跟大唐的关系,整体还是不错的。
在长安城中,除了倭国的遣唐使,就数新罗和林邑的遣唐使数量比较多。
张华虽然不是张家的嫡长子,但是作为嫡次子的他,自然也有机会去长安城学习。
从贞观五年到贞观十五年,张华一口气在长安城待了十年时间。
之后又从长安城南下,游历了江南道和岭南道,一直到了贞观十八年才回到了林邑国。
觉得自己学有所成的张华,没有跟其他的遣唐使一样进入到林邑国朝堂,而是选择了接受家族的商业事项。
在大唐的十来年,张华见识了大唐商业发展的变迁,也见识到了各个作坊的发展对朝廷、对商人、对百姓的影响。
所以他也想在林邑国内发展工商业,让林邑国能够跟大唐一样,走上崛起之路。
别看林邑国在大唐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但是林邑国在整个东南亚,还是属于首屈一指的强国。
周边的真腊等其他王国,都不是林邑的对手。
甚至在一些林邑人的心中,觉得大唐虽然不是自己比得上的,但是自己也不是大唐可以奈何得了的。
毕竟,林邑国的地理环境很是特殊,国内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原始森林。
这些森林里头,各种各样的毒虫遍布,除了本地人之外,唐人进入到这样的环境,基本上就是送死。
再加上水土不服,除非大唐愿意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对付自己,要不然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张华的心里,也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虽然大唐对于各种各样的技术管制的非常严格,轻易不让番邦属国的人学习各种工艺知识。
但是除了一些非常核心的,垄断性非常强的东西,比如剥离制作、蒸汽机制作之类的东西,其他作坊要想完全保密,是非常困难的。
就比如造纸作坊,它的原理是什么,大概的制作过程是什么,这是没有办法保密的。
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各种专用设备,我不对外售卖,你自己只能根据了解到的只言片语去折腾。
最终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