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对话。
梦心之问聂广义:“古建院的专家要去万安桥?”
“对。”聂广义解释道:“万安桥被烧了以后,我和宣适都有意出钱,想着尽快重建,但是聂教授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太合适。”
“肯定不合适啊,你们出钱建,最后都不知道算新桥还是旧桥,很有可能会失去文物属性。这样万安桥就算重建了,也不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了。”
聂广义倒是没有想过,梦心之把这个问题,看得比他还要透彻:
“看来聂教授还是很了解自己未来的儿媳妇的嘛!刚刚还让我带上你。”
聂广义极度不要脸地说完了,才想起来,自己还处在没有正式上位的追求阶段,赶紧把泼出去的水给收了回来:“不好意思啊,姑娘,一时嘴快说错了,我的意思是,聂教授还是很了解文物和博物馆专业的。”
每隔五十和一百年被毁一次,是万安桥这类文物的既往命运。
那些什么五十年一遇的台风,百年一遇的洪水,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新闻里面的一句话。
但对于浙南和闽东北的这些非遗编木拱廊桥来说,每一次,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
2016年中秋节,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登陆。
这座花园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带,直接被摧毁了一半有余。
厦门人对那一年的中秋节,不可谓印象不深刻。
道路两旁的绿化没了,包括很多苍天大树。
好些人家里的玻璃碎了。
台风吹走了阳台,暴雨打湿了一整个客厅。
哪怕是见惯了台风的厦门人,也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恐怖力量。
溪流暴涨,使得相隔了五百公里的三座国宝级廊桥——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被洪水冲垮。
台风过后,厦门人在一棵树一片玻璃地恢复绿化和生活。
远在五百公里之外的泰顺人,沿着洪水过境满是漂浮物的江面,一块一块地收集三座国宝级廊桥的“残骸”。
从浙南到闽东北,就这么一路沿着江寻找,一直到入海口。
村民们把这些桥梁,视为信仰。
他们捡起的不仅仅是木头,而是和这些见证了他们成长的廊桥记忆。
比记忆更重要的,是只有找到了这些古老的构建,才能认定为是文物修复。
廊桥被冲垮了,但零部件几乎都找回来了。
这就和浙博把万工轿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