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都尉府,是唐时府兵制的基层组织单位,又称军府。
隋末时又叫鹰扬府,但到了唐贞观十年,李二陛下觉得鹰扬两字儿不太吉利,前隋号称拥兵百万,但还是被他们李家军给干趴下了,遂取缔了鹰扬府之名。
冲,即冲车,是战车中的一种。折冲,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使敌人的战车撤退。
然而能让敌人的战车后撤,只有一种理由,那就是将敌人击溃。故,折冲有抵御、击退,克敌制胜之意。
李二陛下觉得折冲两个字儿实在是太吉利太给力太有气势了!
所以,便将前隋沿用至贞观十年的鹰扬府,改为折冲府。折冲府长官称之为折冲都尉,故又称折冲都尉府。
折冲府分布大唐各地,随时置废,全国军府数增减不恒,较多时有六百三十三府。
大唐各地六百三十三府,隶属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管(也就是统称的十六卫)。
这就是大唐的卫府制。
卫府制,就是以“卫”统“府”。“卫”,既是卫戍京师的禁兵,又是统领天下“府兵”的领导机构。
唐朝“十六卫”(即十二卫和东宫六率)遥领天下六百三十三个折冲府(军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
但难能可贵的是,十六卫大将军对天下军府只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战时,由皇帝临时派行军大元帅为最高指挥官。
这样的话,折冲府、地方州县长官、十六卫和行军大元帅互相制约,没有人能够单独控制军队。如此一来,虽然天下府兵驻地分散,仍然是皇帝能够直接控制的中央军队!
每年,天下各地的折冲府会分番上长安,于他们所属之卫承担宿卫长安的任务。
如调发府兵征防,须朝廷颁铜鱼符及敕书,由本州府刺史和折冲都尉会同勘对,鱼符和敕书合二为一之后,才能差发离开军府驻地。这鱼符和敕书,史上又合称鱼书!
若上头有令,需要调发全府府兵前往长安轮职,那必须由折冲都尉来率领。若只调走一部分府兵前往长安,那可以由折冲都尉的左右副手,即左果毅都尉和右果毅都尉来率部前往长安轮值。
折冲府可是大唐帝国在国内的常备军,除了分番上长安轮值外,更重要的任务是维持所驻州府的稳定繁荣和社会安定。
跟当初崔耕见到的团练军可不一样,折冲府可以储备战马、帐幕和鍪、甲、弩、矟等武器,征行时配给兵士。虽然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