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崔耕一行,再回泉州城。
刺史府,内堂。
见到冯朴之后,崔耕才知道自己会错了意。
冯朴满面愁容,将一封书信交到了崔耕的手上,道:“武三忠的那些烂事基本都是他的狗腿子梁波代为经手,他的把柄哪有把么好抓啊?不过你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喏先看看这封长安来的信函。”
崔耕拆开信函一看,有些傻眼了,呐呐道:“这怎么可能?朝廷要派一个罢黜使来岭南道?”
所谓罢黜使,其实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黜陟使”。
“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晋升。“黜陟”指官吏进退升降。
黜陟使即是对各道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并将其在地方的政绩情况,如实上报给统管全国各地官员的吏部,并对吏部提出推荐或贬黜的建议,以便朝廷对官吏的职务升迁或贬黜的长官。
信上说,此次从长安下来岭南道的这个黜陟使,朝廷对他加了一个限制,他只有提议罢黜官员的权力,没有提议升陟官员的权力,所以勉强改名为——罢黜使。
直白点说,这位即将下来岭南道的罢黜使,只管考察地方官员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向长安吏部打小报告上去,好让吏部罢免或贬职该地方官。
不过即便加了限制,就这样地方官员也担惊受怕啊!
尼玛的,一个不留神被你丫打了小报告,就是被罢免革职或贬职,谁受得了?
官场上,官员互相攻讦之事,虽然不算多,但也绝对不会少。一般来讲,若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大多数情况下会不了了之。
然而,这次为了崔耕和武三忠的官司,朝廷竟然要派来一个罢黜使,专门查办此案!
崔耕暗暗郁闷,朝廷这不是吃饱了撑的的吗?都这样搞,那些朝中大臣都别干活了,整天到各地排解纠纷吧。
当即,他不免有些牢骚道:“就因为我跟武三忠打了一次口水战,朝廷就派下罢黜使来调查?啧啧,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背后非议朝廷,冯朴自然小小瞪了崔耕一眼,然后说道:“有些话狄相不好在信上说,也同时传来的口信。他说,这个决定其实并不是朝廷的意思。而是左肃政台侍御史侯思止主动请缨,走通了武承嗣的门路,才得到了这个差事。”
“什么?”
崔耕脸色骤然一变,道:“狄相的意思是说,这侯思止是武承嗣派下来拉偏架的?尼玛的,还是左肃政台的人?左肃政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