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十万,看来秦国的试探是南北兵力相同。十万秦军要围困兵堡最少也要留下四万的部队,能够继续入侵的只剩下六万。六万秦军攻入南郡又能做什么呢?推进到邔县还是要再次攻坚。
十万秦军的主将叫司马欣,他本是上郡的长史,秦国成立中原军团之后转任该军团的的右次将。
司马欣受命领十万秦卒南下,到了沔水一线靠水驻扎,分明四万试探两个方向。邓县一路离南郡还有三十里就被发现,他也想看看南郡的兵堡体系与之北疆蒙恬建造的堡垒有什么不同,逐挥兵攻打。山都一路的两万部队过河时被人以火舟顺流而下烧灰浮桥延迟了一天,索性在推进到南郡边境时也就暂且不动,等待邓县一路攻下一个兵堡积累经验。
邓县方向的两万秦军已经攻打一处兵堡两天,司马欣得到粗略的绘画图,看去南郡的兵堡还真的与北疆的兵堡有很大的不同。
蒙恬建造的兵堡有四面墙廓,以甬道与箭塔作为主要的防御手段,南郡的兵堡也有外围墙廓,不过比之北疆的兵堡高,设立的也非方形而是棱角型,容人的走道之上竟然还有遮挡天空的倒“V”形盖子。在城廓外围遍布拒马拦木,兵堡主体是一种奇怪的多层棱角型,这与北疆的单层分散建筑是截然不同的格局。
兵堡外层为空,墙体上多留箭孔,最上层俨然就是一个箭塔的多面倾斜状。旁人从外面无法看到内里的布局,其实里面也是充满了甬道,甬道的左右墙壁存在很多可以供长矛刺出的孔,个别的甬道低下还被挖空,只要躲藏在暗室的守军一拉机关,甬道上的敌军就该掉进去被尖木刺杀伤。
多棱形的兵堡,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遭受守军箭矢的射击,再则这个兵堡是选择靠水而建,一面是汉水,其中一面是泥泞地,那么可以选择的只剩下两个方向。
两万秦军攻击大概占了两里地的兵堡根本不可能一拥而上,主要是兵堡也就那么大,兵力多了无法施展开来,有层次的进攻才是最正确的攻坚方式。秦军攻城无数,又怎么会不知道这点?
在进兵之初,两千秦军弩手在离兵堡大约四百五十步的距离摆列箭阵,刚刚把箭阵摆出来还没有敲响梆子声进行齐射,兵堡那边竟是率先射来弩箭,一时间列队的秦弩兵至少有百余人中箭或死或伤。所幸的是兵堡外围墙廓之上射程可达四百五十步距离的弩机并不多,两千秦弩兵坚韧地顶着兵堡射来的弩箭反击,损失三百余弩兵几次覆盖之下兵堡方向再无弩箭射来。
秦军善于运用弓矢之利,稍微一判断就推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