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想要和长平县主和亲之事,老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汉王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刘标略有所思地:“如长平县主从小定亲,想必那匈奴四王子也不会为难。”
汉王一愣:“皇叔想如何?”
刘标悠悠道:“老臣家中三孙儿,现正与太子伴读,并兼东观阁中编书,还未任何实职。只小长平县主一岁,尚未定亲。所以……可否说,长平县主之亲母私下与吾儿媳结了娃娃亲,可她只是个姬妾,回去后还未等到合适时机说起,秦岭王就因故阵亡。守孝三年后,还未说出来,她又病故,所以知晓此事的人几乎没有。”
跪坐在前的杨国公和李大人均翻了翻眼。这个刘标,一定是看中长平县主进退有度,知书达理,就想着给自己的孙子牵线。
长平县主已经说了,如果和亲,她就殉国。而此时此刻,这个长平县主不能殉国。如果说是已经结亲,倒不失是个好办法。
汉王想了想:“可到此时才说,不是有点晚了?就算他人不知,皇叔的儿媳还不知吗?”
刘标又想了想:“可以这样说,长平县主亲母路上遇险,碰到我儿媳途经。对,就说碰到匈奴人。她们一路逃去,匆忙中交换了信物,但忘了问彼此姓名……”
编故事可不是刘标擅长的,这个故事编得漏洞百出。
汉王听不下去了,于是帮忙编:“索性就说是秦岭王碰到了匈奴残兵,刘府带兵前去救援。好似皇叔的大儿也是那时战死的吧?”
刘标叹气,作揖:“正是。”
汉王继续往下编:“秦岭王得救后,交换信物结下亲事,但还未回去说就双双战死沙场。此事也就搁置,直到前几日,那时旧部有人听说长平县主要和亲,通过层层上报,传到这里。”
“那时激战惨烈,知情人只剩一人,只是普通军曹,官轻人微,只有信物为证,恐他人不信。信物拿来证实,确为秦岭王和刘大儿所戴之物。”
越说越觉得这个可行,汉王索性把漏洞全给补上了:“随便拿二个玉佩,充当信物便是。”
刘标大喜,立即作揖:“果然还是陛下想得周全。”
说谎想得周全?是贬他还是夸他呀。反正这件事这样挺好,至少长平县主不用殉国,也有话可以堵上匈奴那里的嘴了。
“老臣也有一个想法!”杨国公作揖。
还不完美吗?汉王略带不快地说:“杨”
编故事可不是刘标擅长的,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