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能有多少坦克能投入战斗真心不好说了。
所以布柳赫尔不得不十分克制的使用装甲部队,并不能像图哈切夫斯基大纵深作战理论要求的那样,让装甲部队深入敌人纵深去包围去消灭敌人。而仅仅是作为战场救火队员和局部反击力量使用。
就是这,消耗之大都让布柳赫尔头疼,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给军委发电报:“第30军装备完好率已经跌至了警戒线以下,部队缺少备件,相当一部分坦克和车辆都只能停在掩体或者车库里发霉……部队迫切地需要零备件,当然,如果能用更先进的型号替换那些已经不堪使用的坦克和车辆就更加完美了……”
不过布柳赫尔并不奢望军委能给他更好的坦克,毕竟西线的局势很不乐观,按照军委先西后东的战略部署,远东红旗方面军真心是没有换装的优先权。对布柳赫尔来说,军委能多给点备件就谢天谢地了。
实际上军委也是这么干的,一方面从战场上回收报废的T-26和BT系坦克,然后拆解了当零件发给远东军区使用,另一方面将一部分换装下来的T-26直接打包发给远东。总而言之,远东红旗方面军怎么看怎么像收破烂的。
布柳赫尔不介意当收破烂的,反正他的敌人连坦克都少,而且质量更差,对他来说最缺的不是坦克和零备件,而是兵力。是的,随着关东军增兵到70万,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压力就很大了,毕竟差了差不多快三十万人,哪怕日军的装备稍差,但数量的优势完全可以弥补。
也得亏布柳赫尔还有外蒙古军和东北抗日同盟军这两个战友,否则,真心有可能支撑不住。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给军委和库利科夫发电报,要求军委增加对土共的军事援助,以及要求库利科夫最好在华北地区给日军施加更大的压力,借此为远东红旗方面军分担压力。
客观的说,军委要想在短时间内增强对土共的援助,那是不现实的,暂时陆路补给线还没有打通,而空运又必须首先保障基辅。况且之前图哈切夫斯基还玩了一把闪电行动抽调走了大量的运输机,所以在十二月份苏联对华援助有所下降。
至于让八路军和新四军给日军施加更大的压力,短时间内恐怕也不现实。首先八路军和新四军毕竟还是游击队为主,袭扰和破坏更加擅长,而对于正面战斗并不擅长,而且重武器并没有完全到位,士兵也需要训练。
而另一边,日军却是铁了心要在东北打开局面,是不惜代价的投入。而华北地区,说实话,几乎没有啥工业,属于纯粹的农业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