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国产,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八十年代要建设大型化工厂的成本绝对不止几亿而已。
汪正国还不清楚八十年代大型化工产业的高投资,但是刘教授很清楚啊,他到现在都还很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看到的报纸上刊登燕山大型乙烯化工项目,那家伙花掉的钱简直是不眨眼。
“这样说吧,五年之前的燕山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它在当时就花了将近五十亿美元,虽然这笔钱还涉及到各种技术引进所需,但是这些题外话并不重要,至少它证明一点:大型化工产业没有十亿以上的投资,完全转不动。”
非常夸张的一个数据,想想在七十年代花费将近五十亿美元引进国外技术建设三十万吨乙烯项目,虽然不清楚当时五十亿美元外汇是如何来的,有没有国外贷款因素,但这笔数据绝对庞大。
就连汪正国这个三十年之后的家伙听了,对于这样庞大的工程依旧感到咋舌,这可真是够有魄力,在那个时候,可能也就只有通过国家背书才能发展如此大的超级项目,再想想现在蜀航的资金情况,那就真是太小家子气。
好在还没有完全被石化工程的庞大开销完全唬住,使劲摇晃了脑袋,想起PC材料和乙烯两种产品的本质上不同,又稍微能恢复一些信心。
直到重生的时候,当时国内的PC材料年总消费量也才堪堪过一百吨,而那时候整个国际市场也就三四百吨的总产量而已。再往前推到两千年,国内年消费量也只有二十万吨,这样的数据表明PC材料和乙烯材料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需求。
由此就可以推断,真要是八十年代,那国内对PC材料的需求到底是有多低,可能也就堪堪过几万吨而已,就这样的数据看来,国产的产本甚至还不如进口国外低廉,反正这东西是民用大宗工业原料,就算西方国家以后禁运,它也不会傻到禁止这种东西的出口。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仅仅是满足我们蜀航自己的特殊需求,那么一年有个几十吨产量就算顶天,看起来采用进口模式也并非不可以。但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用的PC材料和市面上普通PC材料不同,我们是做光学产业,甚至是军工国防,所以产品会有特殊的性能要求,这肯定就不能再说进口,因而只能自己想办法生产。”
考虑到这些问题,汪正国觉得就算要准备由蜀航牵头搞一家满足自己需求的PC材料工厂,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相比起乙烯工程动辄几十亿吨的工厂产量,这时候PC产量简直没法比。
普通PC材料用于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