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温彦博也不是坏人,当然,准确的来说,坐到他们这份儿上的官员也没几个坏人。
毕竟做官也基本上做到头了,换句话说,他们现在想要的其实已经不是利了,而是名。
不管是生前名还是生后名,他们都想要。
这可能就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
“哎……”孔颖达也是一脸的纠结,他司职国子监,自从工业改革开始,国子监里的那些监生都炸开锅了,不是嚷嚷着要去西北游学,就是嚷嚷着要投身工匠,另辟蹊径。
总之就是一个字,乱!
“行了,你也别唉声叹气的。”温彦博说道,“如今这个局势你难道还看不明白吗?
劝劝他们吧!我们这位陛下和他们以往见识过的陛下是不一样的。”
说完,温彦博摇了摇头就走了。
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不是?
……
工部。
段纶也没闲着,或者说他是真不敢闲着。
这次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容不得他不小心应对。
而且,此番李二对他可以说是格外的宽厚了。
这一点儿从李二对其儿子的赏赐就看得出来。
“不够,还是不够。”工部公廨之中,段纶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此番对工业的改革如此之支持,若是我等就这点儿能耐的话,那真是愧对陛下。”
不管段纶能力如何,但他确实没啥私心。
哪怕他此番如此坚持,其实也并非是说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
说到底,只不过他刚好身为工部尚书罢了。
换句话说,别看之前反对他最凶的是戴冑,可如果一旦把他和戴冑身份互换,那结果立马又不一样,保证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他段纶了。
这就是贞观初年这些官员的操守。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了其位,必谋其政!
“段尚书,这时间太短了,很难见成效的。”有工部的官员说道。
段纶却是把手一摆,道:“别给老夫说这些,当初待遇不好的时候,抱怨的是你们,现在待遇好了,咋的,又开始嫌时间不够?
时间不够早干嘛去了?
一个个都羡慕大明工匠的待遇,那你们倒是做出像大明工匠一样的东西来啊?
那样的话,老夫为你们向陛下争取更好的待遇都要理直气壮一些!
现在,少跟本官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