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奏的题本之中,宋仲楷和欧阳章华明确抨击大都督府和兵部。
二人的用词颇为严厉——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都很差劲,不切实际,后方运筹帷幄之决策绝不可只图眼前之快!
相应的,一些大都督府高级参谋和兵部官员也反唇相讥。
他们讽刺海军畏缩不前,不敢在战略关键时刻下定决心,如此怯懦和犹豫终将造成失败,以后势必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此前朱泠婧一直淡定的稳坐钓鱼台,但是最近两天也隐隐有些焦虑,尤其是收听大洋彼岸的广播更加剧了她的忧心。
前天晚间ABC的广播得意洋洋的宣传着造船业的伟大成就——里士满船厂开工建造的罗伯特-皮尔里号自由轮在4月9日开始铺设龙骨,几天后的4月13日就下水了,不含舾装的建造耗时仅4天又15小时。
她心里知道这其实是故意为之的作秀,语言艺术罢了,四天三夜无论如何也完工不了一艘大几千吨的货轮,完整的建造周期最快也要近一个月。
可是……一个月也是很吓人的数据。
【配图】
战争爆发以来,德军潜艇部队击沉了约1100万吨商船,明军潜艇部队亦取得了击沉约300万吨商船的战果,几乎打掉了战前英美两国商船保有量的一半。
然而美国去年建造了约610万吨商船;今年才只过了四个月,造船业开足马力的美国就已经建造了约420万吨商船,预计今年可达1300万吨之巨。
大明去年建造了约320万吨商船,今年动员程度的提升卓有成效,年初四个月已建182万吨,若要达成今年600万吨的目标还需要再加把劲。
作为对比,历史上日本在四二年建成商船26万吨、四三年建成77万吨、四四年建成170万吨,太过孱弱。
因此朱泠婧不可避免的心生一丝焦虑——继续拖延下去未必有利,究竟该不该考虑大胆强攻、一战定乾坤?
周长风不失时机的发来电报,提醒她切不要在这个关头急躁,反正已经打了好几年,不急一时,大国之间博弈最忌不留后手的一锤子买卖,这又不是小国赌国运。
结合自身的考量,朱泠婧在深思熟虑以后还是选择相信一线指挥官的判断。
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怎么能一厢情愿的期盼人家美国人愿意和谈呢?谈判的本钱靠的是底牌多否。
最终在几轮激烈的争辩以后,军部选择退让,海军也稍作让步。